宝马良驹含泪觅主

[复制链接]
买发的 发表于 2010-8-1 11:59: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20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割爱走马一匹

求有缘明主。

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15802491944,Q:594330(验证:马盟)

所谓走马,是指:左前蹄、后蹄同时抬、同时前迈、同时落蹄,右前蹄、右后蹄亦然,交替行进,蹈步匀速,快而且稳的马。这么说吧,走马好比竞走运动员,再急只能加快走的步频,但绝不能跑。

对侧步蒙古式赛马分赛快马走马两种,前者比奔跑速度,后者则比走平稳对侧步的速度。

走马的走姿按步伐可分为花步和对侧步。花步,亦称大走,指马匹在行进中,呈×形交叉同步的步式。对侧步,也叫小走,指马匹在行进中,前后蹄分左右呈Ⅱ字型的步式。一匹训练到炉火纯青的好走马,行进时的速度不亚于一匹跑马,但乘坐者却如乘舟坐车般不颠不簸,意气昂扬,神态自若。


走马,按内蒙鄂多克前旗阿拉格苏勒德马文化协会会长曹纳木的分类:

一、“自生走”,是走马中最普通的、最基础的马。其脚法自然、简单,走马“坯子”是与生俱来的。 “自生走“的行进脚印特点是:左后蹄印在右前蹄印后。

二、“普通对蹄走”,是在“自生走”的基础上,稍勒紧缰绳,马加速而呈现出走法较好看的一种走马,其行进的脚印特点:左后蹄印与右前蹄印在一条水平横线上,形成“对蹄印”。

三、 “驯教对蹄走”,它是由专门的驯马师或骑手精心调教出来的。这种走马拿蹄高、跨步大,行进速度快得多。通常,这类走马挂马掌,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走马了。其行进脚印特点与“普通对蹄走”基本相同,只是“驯教对蹄走”的步距要大得多。


马术走马1000米比赛颁奖仪式现场四。、“半趟走”,是在“驯教对蹄走”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调教、规范,使之拿蹄更高、跨步更大、速度更快、行进更稳。它的左后蹄印已超过右前蹄40CM-50CM了。

五、 “特快走”,是走马的佼佼者,其行进速度之快可谓“风驰电掣”,其四蹄交替运动会让人眼花缭乱。骑手会因行速过快而双眼流泪,“特快走”行进前蹄如轮状运动,行进四蹄印呈一条直线,且步距相当均匀,单步步距可达150CM左右。“马踏飞燕”便是标准的走马姿势,其急速如飞的情景跃然眼前。

汉代两晋时期即有走马的记载。历史上,走马被誉为“达贵之驹”,因为一匹上好的走马,一天需进食10多斤粮食,且需经验丰富的专业驯马师耗费3-5年时间精心驯教。可见,普通人是没有实力享用走马的。

一匹好走马本身一定是有很强的自控力,它能忍着周围其他马放蹄狂奔的诱惑,从不乱自身的稳健步伐。走马的韧性和耐力都要胜过其他马,它能保持着匀速快走很长时间和很远距离。当骑者完全适应它的节奏并同步调适好身姿后,骑走马真的很稳,既不会骣破屁股也不会颠得五脏六腑疼。此时,骑走马的感觉就俩字:舒服!故常骑马的中老年人或妇女骑走马比较适宜;若要走长途选走马也比骑袭跑马更靠得住。


所谓“对侧步”的步法,由于具有“优雅”、“潇洒”的行态,而为“舞马”的艺术表演所采用。中国古代所谓的“蹀躞”一语,正是对此一类“舞马”之“对侧”步法的形容。 正因如此,汉魏得之敦煌、大宛等地能走“对侧步”的良种“天马”,才得以被选作“舞马”。曹植《献文帝马表》所说,正是此一类“舞马”。《表》曰:臣于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騂马一匹。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与鼓节相应。谨以《表》奉献。

此所谓“大宛紫騂马”,正是能走“对侧步”的良种“天马”。
 
1969年,一个民工在武威市挖出了“三蹄腾空跑步”的铜马。从此,这匹铜马在世界上有比较高的知名度。1982年丹麦赛马协会的主席金斯·伊伏来武威市。当他看到这匹铜马时,他立刻指出这不是一般的马,它身体同一侧的两条腿同时向前迈,这在马术上叫:对侧步。对侧步可不是一般马可以跑出来的,要专门训练。   据说,骑这种马的骑手常常应为马跑得太快而呼吸困难。

甘肃武威雷台出土之“铜铸天马”,正具有此所谓“对侧步”的潇洒行态。其不能以“奔马”称之的道理,已然十分明白清楚。



h4v6sY

已有(1)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3

主题

83

回帖

0

积分

出生小驹

积分
0
北方狼 发表于 2010-8-13 11:00:00
说的挺好 领教了 看看照片吧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