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国古代马具简介

[复制链接]
天地散人 发表于 2007-6-16 17:49: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 539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马具系驾马车的工具分为鞍具和挽具。鞍是鞍辔(纟车纟加口)的统称,挽具则是指套在牲畜身上用以拉车的器具。对于一辆快马轻车来说,?(革皮)具、挽具的齐 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马车的?(髻的上部加耆)挽具除上述鞅、?(革引)等以外,还有束马头的勒,控制马的辔(纟车纟加口)等。为了美观,马身上还加有 ●勒 也称络头,俗称马笼头。一副完整的勒由革制的项带、额带、鼻带、咽带、颊带和衔、镳组成。衔镳多青铜制(也有银制的)。衔,俗称马嚼子。多呈长体弧曲状或 “S”形,其中央的部分叫镝。“镝,衔口中央铁,大如鸡子中黄,所以制马口也。”(《淮南子·泛论训》高诱注)镝的两端有环,环外系马缰绳。衔置于马口 中,用以制驭马的行止。镳是与马衔配合使用的马具,最初用骨、角制,因此也可写作“■”。西周后常用青铜制,呈牛角形,后世则有多种形制。镳贯于马衔的两 环中,以防马衔脱落。先秦时,随着骑兵的出现,马车的马络头,也逐渐被移用于骑兵的战马上。   辔(纟车纟加口) 即马的缰绳,一头系于衔环上,一端握在御者手中,御者的意图通过辔(纟车纟加口)传达给马。(纟车纟加口)与络头、衔、镳合在一起,统称“辔(纟车纟加口)头”。   ●?(革酋) 也称后?(革酋),指套车时络于服马臀部的革带。  ■、游环 ■是系于马腹的一条革带。带上常贯有鳞形铜饰。后来其上端系鞍。“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之外,(纟车纟加口)贯之游移前,却无定处也。”(《释名·释车》)一般安在服马背上■带处,以穿系?(革引)绳。   ●繁缨 一种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繁缨可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   ●左纛 装 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续汉书·舆服志》:“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大如斗。”它是为了便于使 四匹马一起转弯而设置的部件。  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革皮)具与挽具。后世多有变化,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  我国古代骑马的历史(指中原地区)远比乘车的历史要晚。即所谓“驾车在前,乘骑在后”。而单骑的出现则是与战争分不开的。在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 307年,赵国为对付“三胡”(即东胡、林胡、楼烦),抛弃了传统的车战,变服骑射,组建了骑兵部队,揭开了我国中原地区古代单骑历史的序幕。历史上著名 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行动就是指此。至秦汉,骑兵已成为军队的主要兵种之一。以后历代相沿,军队的建制均包括骑兵。到隋唐时,乘骑之风,已自上而下, 普及整个社会。不但男子在隆重的场合骑马,就是贵族妇女出游时也热衷于乘骑。唐代著名画家张萱,在所画《虢(?虎)国夫人游春图》中,描绘了唐玄宗时显赫 一时的王亲虢(?虎)国夫人和其从监、宫女共八人骑着雄健的骅骝马出游踏青的情景。民间骑马之风,要到唐中期以后才算真正确立。为什么民间乘骑之俗的形成 比骑兵的出现晚这么久?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风俗习惯之约束,因骑马的姿势很类似当时世俗认为不礼貌的踞坐。二是马具的不完善造成乘骑难度较大,不经一定 的训练,是难以驾驭住马的。而我国古代单骑的马具也和马车的?(革皮)挽具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一套完备的马具,是由络头、衔、镳、缰绳、鞍 具、镫、胸带和?(革酋)带几部分所组成。其中络头、衔和镳基本上承袭了马车的马辔(纟车纟加口)头形制,无大变化。其它的马具则有别于马车的(革皮)挽 (革皮)具也。”(《说文·革部》)鞍具的出现较之辔(纟车纟加口)头要晚。一般说来,古人将马系上辔(纟车纟加口)头后,便直接骑裸背马,而骑光背马, 秦始皇陵二号俑坑里的战马和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初年骑兵俑战马上均装备有这种鞍垫。及至西汉晚期,一种凹形马鞍始出。两晋南北朝时,马鞍前后起桥,因两鞍 桥均直立,所以称之为“两桥垂直鞍”。隋唐以降,鞍桥的形制又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可称之为“后桥倾斜鞍”。这种调整, 方便了乘者的上下。鞍具一般为木制,也有用革制的。其上多饰铜泡,鎏(上流下金)金包边,高级的则镶嵌珠宝。鞍下垫鞍褥,也称“鞯(革荐)”,多为毛毡制 作,以防磨损马背。讲究的则用皮毛制作。鞍鞯(革荐)下有障泥,是一种设于鞍鞯之下垂悬马腹两侧障尘挡泥用的马具。备好鞍具的马,如暂不乘骑,则在鞍上蒙 盖一块丝绸缎,称“鞍袱”(也写作复),以避尘埃。唐代称之为“帕”,“银鞍却覆香罗帕”(杜甫《骢马行》),即指鞍袱。   胸带和?(革酋)带 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带。胸带也称攀胸,唐代则称之为“钩臆带”。唐诗中“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白居易诗),即指此带。?(革酋)带也可写作?带,自鞍 后绕过马尾下兜过*部,再连结在鞍上,以免鞍具前斜。除胸带和?(革酋)带以外,腹带也是固定鞍具的重要革带,它的产生时代较前两种要早,商周马车上已 有,称为“■”。■自马鞍底下绕过马腹,两端卡扣在马鞍中部的两侧。这样,马鞍和马鞯被从马的胸、*、腹三个部位引出的带子牢牢固定在马背上,以免向前、 可以说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它是随着高桥马鞍的出现而产生的。在马无鞍具或只装置低矮的鞍垫时,骑手们上马都是一手抓缰,一手按住马背(或鞍 垫),偏身跨腿跃上马背。西晋时,鞍桥变高,且直立,这样就使骑者上下马更为不便。一般如不踏踩垫物,是很难从地上飞跃上马的。于是一种供骑兵上马时蹬踏 之用的马镫出现。1976年甘肃武威南滩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一件铁马镫(已残,形制不详),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时代为3世纪左右)。 (17)另外,长沙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墓出土的陶俑坐骑上也有镫(18),(图9)呈三角形,只在人上马的左侧前鞍桥处系挂一只,而右侧没有。垂系 马镫的革带很短,只及人腿部的一半长,而且俑的脚并未踩在扣里,所以说,这种马镫只是供乘者上下马时蹬踏之用,上马后便无用处了,可视为马镫的原始形态。 但它的出现仅仅提供了上下马之便,并未解决骑乘时的安稳问题,因马飞奔时产生的惯性,极易将骑者抛下马去。所以,古人在这种原始马镫的基础上,又制作出真 正的马镫。北燕冯素弗墓(冯素弗死于415年)出土的两个三角形、木芯外裹鎏(上流下金)金铜片的马镫即是其代表物。(图10)(19)从单马镫到双马 镫,即为我国古代马镫产生、发展和成熟的两个阶段。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军事上,使骑兵上下马迅速,人骑 在马上不易坠地,控制战马也更自如,使复杂的战术动作和列阵的训练变得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使许多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上下马和驾驭马,甚 至妇女也能稳骑马上。骑马者的姿势也由以往的踞坐式改为挺身直腿。其时所谓“骑士之风”较之“乘车之容”更具风度和潇洒大方。隋唐以后的马镫形制改进得更 了不使马蹄受伤,汉代曾使用过“革■”,就是给马穿上皮制马鞋。但因行动不便,不久就被淘汰。唐代以后有“?促蹄高如踏铁”(杜甫《骢马行》)和“铁马” 的描写,有人认为此即指蹄铁。但也有专家认为,这些只是诗歌中所用的比喻,难以确定。我国普遍采用蹄铁的时间,大约不会早于元代。(20)而正式文字记载 则要到明代。明《增补文献考·经籍志》说:过去没有蹄铁,用编葛护蹄,尹弼商东征建州时,为防冻伤马蹄,用铁片制成圆的马蹄形,分两股钉在马蹄上,蹄钉像  具装是防护战马的铁铠。汉代即有皮制的“当胸”,三国以后开始出现马铠。至南朝时期,“甲骑具装”的重装骑兵已成为骑兵部队的主力。“甲”是指骑士的铠 甲、兜鍪(上矛攵下金)。“具装”即马铠,包括护头的“面帘”、护颈的“鸡颈”、护胸的“当胸”、护体的“马身甲”、护*的“搭后”等等,均为铁制,因此 笨重不堪,虽有护体之长但有负重之短,所以,至隋唐时,沉重的具装便废而不用,矫捷迅猛的轻骑兵则重新得到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7 14:40:46编辑过]
h4v6sY

已有(7)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2

主题

305

回帖

1770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积分
1770
QQ
天地散人 发表于 2007-6-16 17:51:00
有些显示为问号或者显示不出来的文字,是现在不常用的字了。所以在电脑上不能显示。原贴就是如此,不是拷贝问题。呵呵。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9222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马语者

积分
34633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雪克 发表于 2007-6-16 23:13:00

版主辛苦了!!!

文字略小,看着有点费劲.能否调大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6 23:13:36编辑过]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05

回帖

1770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积分
1770
QQ
天地散人 发表于 2007-6-17 18:38:00
调整了半天,没有效果,这个格式还有些麻烦。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07-6-30 14:58:00

第一句话就充分说明了我们祖先和西方的不同道路:

“马具系驾马车的工具”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05

回帖

1770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积分
1770
QQ
天地散人 发表于 2007-7-1 15:49:00
楼上好见识,一语中的。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3693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风在啸

积分
29076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出塞 发表于 2007-7-4 02:31:00
好帖!谢谢!!!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蒙古朝奴 发表于 2007-7-27 13:45:00
好文章[em01]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