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马友来串门了,共享一篇技术帖

[复制链接]
newsman 发表于 2005-11-28 14:11: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 275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骑乘技术 t |4 {! c/ b: Y" a我无意间搜索到的文章,是一个叫羊皮的人发的帖子,有必要共享一下; J# q( f3 o8 T- ], Q (zt)基础西部骑乘技术 5 g4 R4 n% A. i3 h1 R* P# u( y 译自《The basics of Western riding》) . o+ }9 c( p! l" f0 K$ B6 t 上马篇 + }4 ^. s7 M( J( I+ a9 l 在上马之前,最后检查、调节一遍所有的用具。把缰绳调顺。 6 G8 B3 {3 X7 i: J1 x骑手通常站在左侧上马,尽管西部马被要求学会允许骑手从双侧上马。 2 c5 i) Z+ T c* q+ c) ~确定马匹安静的站在地上,并将自己的重心平衡分布于四肢。当骑手上马的时候,马依然要保持这种状态。当骑手上马的时候,即从地面到鞍子上的过程中,骑手的重心和姿势都是不稳固的,突然的移动很易使人摔倒。在上马的全过程中,要用缰一直保持住对马的控制。 / Q4 D1 f l* K% u8 @$ w站在马的左侧,用左肩对住马匹的脖子。把缰套过马头,保持微微松弛。如果是分缰(左边右边不连在一起),将左边的缰尾甩至马右侧,右边的甩至左侧。缰调短到刚刚好可以保持控制的程度。用左手同时抓住缰和一小把马鬃。 ' i! v7 q- E1 G) W+ Q, k* q- h" W上马的时候骑手可以面对鞍子,或者稍侧向面对马臀部的位置,这样可以观察到马臀部越轨的动作(如用后腿踢人)。在确定马不动的情况下,用右手把马镫扭向自己。左脚踩进马镫,右脚在地上颠踩。 4 `/ }* Y% o% X% t; Y/ a在蹬离地面之前,将左手握住鞍子桩头。右脚蹬离地面,右腿摆过马鞍并轻轻的坐进鞍子里。注意要平滑柔和的移动,而不是扑通一下子把自己砸在鞍子上。坐下后将右脚踩进脚镫。 2 p- Z5 K2 f& E+ r& T* Z2 |8 u如果上马时感觉到马将移动,收短内侧缰使马脖子弯向骑手的方向,同时说“喔”的口令,让马停下来。 + g, n# L! y8 y8 S- o下马篇 5 ~" q4 U6 g! E* q下马时将上述步骤颠倒过来。在下马的时候,记住始终用缰保持对马的控制。将右脚移出马镫,起身并将右腿从鞍子后部滑到左侧。在下马时,左脚踩在马镫里,直至右脚后跟着地。左脚离蹬落地。下马后站在马脖子旁边并面向前,完成全部动作。 8 Z* z( [+ F+ \ 关键:动作要柔和而平滑。 * F7 S: }, v, z% L正确的座姿: + Z/ Y N( |' ~7 ^* a7 S( q' z 正确的坐姿是按自然的、舒服的方式正坐于马背中央,综合了安全与舒适两种感觉,同时达到优雅的状态。 6 X ^+ M1 b/ J0 _/ L 尽可能舒服的坐在鞍子上,将重心调整至身体的中央。上身保持垂直,既不要过弯也不要过于僵硬。此时,虚构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状态应该是从耳朵垂下,穿过肩、髋骨、直至后脚跟。想象一下,马这时从身体下面消失,正确的坐姿仍可使骑手稳定的坐在鞍子上,就如同按此姿势站在地上一样。 + R& B& Y0 h, E2 ` s0 c" C加利佛尼亚教练Mack Linn曾这样告诉骑手:‘骑在一匹马上就如同站在地上一样。在马上站起来,直的柔和的坐回去,站起来,再坐回去。一直保持住这个姿势,你只是需要微微地弯曲髋骨和膝盖。’他还建议做一种鞍上放松的动作,站起来,向右转,坐回去;站起来,向左转,坐回去。 / `+ X% h W" o& f' E9 s- v 蹬长 ) X) h, A5 g( z& Z1 o标准的镫长应使骑手的膝盖微微弯曲,脚后跟稍低于脚趾。腿自然垂下,位于肚带后方。如果觉得脚只能将将够着脚镫,或膝盖过多的弯曲,那么可以(踩在镫上)站起来检查一下镫长是否合适。站起来后在骑手胯下与鞍子之间应有1至2英寸的距离,如果比这多或少都是不合适的,应下马重新调节镫长。 ( H, d3 @, k7 b 把脚自然的放入镫中,均匀的将身体的重量分布于两脚之上。弯曲脚踝使其承担振动,但不要过于用力的蹬脚镫。过度的用力会使腿部紧张,向马身体两边分开。应该使大腿、膝盖、小腿都与马的身体轻轻保持联系。 % Z& p U# a8 Q0 Z3 T8 d- {- ] 在这样的平衡坐姿下,骑手可以自然的随马移动而移动,并保持自身的稳定。骑手可以有效的通过重心、手、腿来控制马。骑手可以做到与马很亲近,能够很好的融合到马的运动当中。 $ u5 g) \3 p% O5 x: g骑手用一只手握住缰绳,一般用左手(如果是左撇子则可用右手)。这种握缰方式来源于牛仔工作需要,腾出一只有优势的手可以开门、转套索、甩鞭子等等。可以将手握成拳握住缰绳,或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都可。 7 r( b7 Z: _5 L 将握住缰绳的手放在马脖子的正中,鞍子桩头前面,拳心平行于地面。另一只空闲的手可以垂在大腿侧面,也可以自然放在腰际的位置。 9 D! N# ]+ C! u0 ?+ |4 Q骑手坐在鞍子的正中,通过坐骨可以感觉到马身体的移动。同时,手和腿也是保持联系的途径。对马保持指令性的联系,既不过分紧张,也不过分消极。用手轻轻的拉缰,缰的轻微移动就在手与马嘴间建立了联系。在骑乘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手位置的稳定,但不要过于僵硬。同时,放松肘关节和腕关节,在运动中融入马的起伏,承担振动。在运动中手不稳定的随马颠簸,就等于在一下一下不停的拉马的嘴。 $ [, C. Y% H# C0 k2 v% v( J学会正确的坐姿,在马各种步态下都要保持身体重心的垂直。在正确的坐姿下,骑手应呈现出柔顺的,与马协调一致的状态。 7 P1 v) ]0 h3 x7 Z& E+ w$ a1 I 用缰 * B1 ~+ D4 M- { 骑手在马背上对马的控制与在马下相同,骑手的身体语言传达给马相应的暗示,马依此做出反应。 $ w, _& V+ t9 a' y' _5 A教练John Lyons曾说:“暗示是骑手与马之间的信号。骑手建立足够的条件,正确的回应会自然产生。如果骑手没有得到回应,那么回到所建立条件的起点,重复,再重复,再重复,直至回应自然出现。”这种骑手与马之间的信号包括手、腿、重心、坐骨的扶助性动作。 + F! r) `8 G: I+ i对于手,每一个马人的优良标准是给予和要求。当骑手提出一个要求性暗示,而马做出正确回应时,骑手应该立刻停止这个暗示。即使是在松缰的状态下,也要保持这样的暗示关系。骑手和马嘴间要保持一种敏锐的细微的感应,使马处于一种“在缰之中”的状态。骑手需长时间的在马背上去学习所谓“感应”的真正含意。 7 ^( B8 x6 z) T0 _; }- b 骑手的手应随马颈的运动而微微的向前或向后移动,保持压力的一致。如果手僵硬,那么缰就会在运动中交替着一松一紧,也就是在一下下的拉马的嘴。如果在马颈向前运动时,缰却反向拉紧,这就等于做了一个与运动冲突的扶助动作。 6 u$ M3 k- }4 _0 F& G西部马是通过缰在脖子上做出的暗示来转弯,马会从脖子贴住缰的那一侧转开,转向另一侧。如果骑手需向右转,首先应向右看,然后把手放低,向右移动手使左缰贴在马脖子左侧上,释放压力。尽量练习保持手部只在桩头两侧的鼓包的范围内移动。如果手过多的拉缰,马脖子就会变成和缰对立的状态,马在转弯的时候头可能会偏向另一侧,而非弯向移动的方向。(如果向右转时手过多的向右拉缰,那么左缰就变得过短,向左侧拉住马左嘴角,马在右转时头就会向左偏。)骑手需使马在移动中身体跟随鼻子,呈弓型状态。 2 y: V9 ^ k% r( v" M7 Y西部教练将贴住脖子的缰称为“间接缰”,朝着转弯方向的缰为“直接缰”。德克萨斯教育家Terry McCutcheon曾教学生建立正确使用间接缰的观念。“很多的骑手倾向于拉缰穿颈,这样的方式使马的鼻子转向外侧。我所教的是用直接缰使马的头和脖子做出转弯正确的姿势,而后运用间接缰跟进,并且用腿将马推向缰建立的转弯方向。骑手需要明白这种缰腿结合的方式。” ; |1 P$ }# X$ g9 r' M9 \' h立定。 % Y, V% t* ]% ^# k 骑手应当知道,当发出指令时,马要欣然服从。这种骑术取决于人马间的相互理解。人马之间的形成相互理解的关系从“喔(Whoa)--”开始。“喔--”意味着即刻停止。 ' P% I4 Y. S2 U 首先用声音,而后轻轻的拉起些缰绳,重心稍向后移,坐骨轻抵鞍子。立定的暗示仍靠建立“要求”和“给予”的方式,就象以前所说的控马方式一样。如果马对指令做出正确的回应,骑手应给予,或释放压力,表示对马正确行为的奖励。 . f# Y$ `/ y3 ^* @% ]- S8 @; M3 B H马在做出立定反应的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他愿意取悦骑手而做,并不是因为骑手强迫马做出的。马应被教会尽最小程度反抗,也就是将马的意愿顺同于骑手的意愿。同时,马也希望骑手能通过减少压力来作为相应的回报和鼓励 ^, Y- l: m: @7 t) O $ g: d# |" e+ e7 c- Yh4v6sY

已有(3)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江湖 发表于 2005-12-29 16:16:00
好帖!好帖!马友应该好好看看,包括老的马友,从中都能获取有用的知识!- ^ E4 A+ Z7 o7 \$ P$ B6 V% [' \ ' S# o9 _4 P+ B' N" j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516

回帖

4046

积分

汗血宝驴

积分
4046
钟凯 发表于 2005-12-30 10:49:00
楼主辛苦了 D3 |* A* b! E; w; k / h3 C% R5 E! T# S8 u8 {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牛仔小李 该用户已被删除
牛仔小李 发表于 2008-2-13 16:47:00
哈哈谢谢了楼主 3 E( @! J, b; |' d7 y6 `' C ' ?0 |* i" F# K8 c5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