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骑马的基本乘骑- a$ c' L4 T7 Q
當您的教練認為,您已不再需要用調馬索教學,可以讓您在騎乘場內自由騎乘。接下來,您要針對以下這些基本騎乘的基礎課程,循序漸進的逐一學習、練習、體會,這可能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m) R. n6 r! K& p3 H( b" h" Z
以下的這些基本騎乘項目,是循序漸進的,但是即使是一位精通高級騎乘技術的選手,也是需要不斷的反覆練習這些基本騎乘的課目,以求精進。. M9 R% E. N& d& f7 j  C: G/ D
慢步 
2 r$ _9 [! |8 o$ W2 A, u0 ^4 @) }馬兒在慢步時,四隻腳分別以四節拍的韻律向前移動。這時您要坐穩在馬鞍上,學習以腰、背、大腿、小腿的力量用力推,使馬兒大步邁進,要能讓馬兒的後腳踩在前腳的蹄跡印前方。同時要放鬆您的脖子、肩膀與手臂。許多資深的騎手都認為,慢步是最簡單也是最艱難的基礎 。
; p$ A' y) k: @- h+ l/ e3 }$ \( Q打浪
" o, u7 f/ A# i, D4 C- \& q馬兒在快步時,斜對角的兩隻腳同時著地,與另斜對角的兩隻腳分別以二節拍的韻律移動。當馬匹做快步步伐運動時,在馬背上下震動中,騎手在馬鞍上以兩腳貼著馬腹,做一站一坐的動作。站的時候要以大腿與小腿的力量貼著馬腹站起來,而不是靠踩腳蹬。坐的時候要將臀部放鬆,以腰背的力量向下坐,同時用小腿緊貼馬肚子。讓馬兒的韻律穩定,不急促,馬兒的後腿用力往前踩踏,有精神 ; L! d1 R' E! `: r" d, e
壓浪# {0 `: b+ X3 K
馬匹做快步步伐運動時,騎手除了做一站一坐的打浪動作之外,也可以一直坐在馬鞍上,隨著馬背上下震動中,,用臀部密合坐著馬鞍騎乘。壓浪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將臀部放鬆,不要讓您的屁股被馬背彈起來,要不然一定會磨破屁股。# B0 I/ F) @: K4 e7 X- |: {
不管是打浪還是壓浪,騎手還要注意,上半身要挺直但放鬆柔軟,不要前頃,肩膀也要放鬆且張開,手臂放鬆但手指緊握韁繩,下半身要有威力,雙腿盡量往下,腳跟不可以提起來,腳掌不要張開……,更重要的是平衡,輕鬆自然,伴隨馬匹的運動,這就是所謂的騎坐 。
. V2 ?% D# a% b- a/ t半減卻
) q# l% A) M3 U1 h半減卻是騎士經由騎坐及腳同時協調動作,韁繩瞬間固定。其目的在增強馬匹注意力,加重馬匹後肢之負重,使其前肢之輕盈及保持馬體之平衡,準備執行下一個變換動作的命令。半減卻絕對不是光靠手拉韁繩,馬兒就會停下來,馬兒力氣那麼大,你哪裡拉得過牠,要不然就是會將馬的嘴巴拉得很不舒服,讓牠很緊張。 
; r" _7 \4 L! {/ p8 g* h移行, [6 X/ {$ B) l2 A* n. [. i
移行就是指揮馬匹由靜止-前進-靜止,或讓馬兒變換不同的步伐(慢步-快步-慢步、快步-跑步-快步、慢步-跑步-慢步等)。在場內騎乘時,切忌讓馬兒用同一個步伐不斷的繞圈子。這會讓馬兒傻傻的一直走或跑,忽略了騎手的指揮,最後變成馬兒自己在跑,而不是你叫牠跑。不斷的移行與變換裡懷,也是讓馬兒集中注意力,接受騎手的指揮(或是說對騎手的扶助反應良好)的方法之一。) Y* u$ u5 E# }- ^; M- S
  P. o2 j, z6 w. k
內方姿勢) _3 z3 {8 v' w6 ]2 z5 A; C
馬兒在轉彎或繞圈時,靠近圓心的一方叫內方,另外一方就叫外方。要讓馬兒轉彎,不能靠拉內方韁繩,而是要有正確的內方姿勢。騎手的外方韁保持與馬口銜的接觸,外方腳往後,內方腳用力將馬體壓向外方,內方韁順勢牽引,這樣馬兒就會轉彎了。實施內方姿勢時,馬的頭、頸、肩部會略為彎曲,騎手於馬上,以能看到馬的內方眼角及鼻孔之程度的彎曲為正確。 
: b) X; {: \: q, w2 g+ U4 X% q' ?輪乘與圈乘6 C/ A+ ^" Q& [1 T% A0 e
以一個長度(輪乘:15米以上到20米,圈乘:10米、8米、6米)為直徑,讓馬兒走出一個工整的圓形。注意不要走成了橢圓形或圓角四邊形。圈乘時可以是慢步、快步或是跑步。不要讓馬兒一直做同一個圈乘,應多變化直徑大小,配合移行與變換裡懷方向變換。. H) h) a1 |" u+ E# \
兒在轉彎或繞圈時,靠近圓心的一方叫內方,另外一方就叫外方。要讓馬兒轉彎,不能靠拉內方韁繩,而是要有正確的內方姿勢。騎手的外方韁保持與馬口銜的接觸,外方腳往後,內方腳用力將馬體壓向外方,內方韁順勢牽引,這樣馬兒就會轉彎了。實施內方姿勢時,馬的頭、頸、肩部會略為彎曲,騎手於馬上,以能看到馬的內方眼角及鼻孔之程度的彎曲為正確。 5 v" R& p8 s! v9 j) w! E
輪乘與圈乘
2 R: W# p6 w2 u- ~3 I" Y: k4 ]以一個長度(輪乘:15米以上到20米,圈乘:10米、8米、6米)為直徑,讓馬兒走出一個工整的圓形。注意不要走成了橢圓形或圓角四邊形。圈乘時可以是慢步、快步或是跑步。不要讓馬兒一直做同一個圈乘,應多變化直徑大小,配合移行與變換裡懷方向變換。
5 {+ C# Y2 ?! {- Z) ?0 u& G變換裡懷與8字騎乘
  M2 d! ^2 ~% j( `; Z: X* P讓馬兒順時鐘方向前進改成逆時鐘方向前進,或是反過來。常用的方法有輪乘變換裡懷、半圈乘變換裡懷、斜換裡懷等。另外,圈乘與變換裡懷的同時運用,就成了 8 字騎乘。做兩個直徑相同但行進方向相反的輪乘,以兩個圓形連接的切點做變換裡懷。在初級練習時 8 字中心可以不必是兩個圓的切點,可簡化成兩小段交叉直線。: c9 o. X0 n4 J% ]
1 ^* Q3 k/ V$ e% H" A5 Y角隅通過
+ c! D8 f- t$ j+ g7 h: X在沿這場邊蹄跡線行進,到角落時以一個四分之一圓通過,轉向垂直邊的蹄跡線。這個四分之一的圓弧其半徑,在調教快步、縮短快步時與調教跑步、縮短跑步時為3米,在中度快步、伸展快步與中度跑步、伸展跑步時為6米。沿這場邊蹄跡線行進,到角落時以一個四分之一圓通過,轉向垂直邊的蹄跡線。這個四分之一的圓弧其半徑,在調教快步、縮短快步時與調教跑步、縮短跑步時為3米,在中度快步、伸展快步與中度跑步、伸展跑步時為6米。; c/ k$ x( x) F  v7 h
通過角隅的重點,是要讓馬走進角隅,如果做不到,就會變成一個超級大的四分之一圓,整個蹄跡線圖形就變成圓角四邊形。通過角隅的方法,要在到達四分之一圓的起點前三至四步先做半減卻,做好內方姿勢,在方向變換的起點以內方腳逼使馬體接近角隅,外方韁固定好以免馬由肩部逃避,外方腳後移以防止馬臀部外移,內方韁輕輕誘導馬轉彎。7 Y& d# }) ^, s  j- M1 ]
跑步, C- P/ o# D! A# G7 T
馬兒跑步時,有分左跑與右跑兩個不同方向的。跑步是一種三節拍的運動,在第一節拍時,馬兒以外方後腳為支持點,在第二節拍時,把內方前腳、內方後腳與外方前腳同時往前踏踏出,最後在第三節拍時內方前腳踏在最前面。在這三節拍的韻律中,騎手要保持內方姿勢,身體要像盪鞦韆一樣,肩膀不動,骨盆隨著馬鞍向前滑動,注意屁股不要被彈離馬鞍,在滑到最頂點時內方的大小腿要再次的做推進扶助,。當您學會跑步後,您會發現其實跑步是很舒服很過癮的。* v4 }! x6 D8 P, {2 f/ I
如果是內外方的次序相反(左跑時右前腳踏在最前面,或是右跑時左前腳踏在最前面),叫做反跑,這已超過了基本騎乘的動作,是馬場馬術的課目之一。在基本騎乘練習時,騎手有時候會不小心讓馬兒反跑,這反而是錯誤的,應該立即停止,重新做跑步發進。另外,像賽馬時四節拍的快跑( 又稱為襲步),在馬術運動中是不實施的。
" J% \' \# |( |# v; L伸長與縮短. q. P% \- P1 E% g
馬兒不管是以哪一種步伐(慢步、快步、跑步)前進,每一步往前移動的距離稱之為步度或是步幅。根據步幅大小,每一種步伐都可分為縮短、調教、中度與伸長(除了沒有調教慢步之外,馬匹正常的慢步時為中度慢步)。一般而言調教與中度比較容易做到,伸長與縮短就屬於比較高級的動作。讓馬兒用牠後肢的幫忙,產生較大的推力,來將步伐伸展到最大,是為伸長。讓馬匹後肢向前方深踏以支持負重,使前軀輕揚因而使馬匹步度變短,是為收縮。" N9 o$ A  v: S: ^
騎手在練習時,應嘗試著在長蹄跡線或斜換裡懷時,讓馬兒的步幅增大,在短蹄跡線或圈乘時,讓馬兒的步幅縮短,即使做不到伸長與收縮,也要分得出調教與中度的差別。不管步幅增大或縮短,都要保持一樣的韻律,步幅增大時韻律不能變快,步幅縮短時韻律也不可以變慢 。
- @7 A' G) _& h兒在快步時,斜對角的兩隻腳同時著地,與另斜對角的兩隻腳分別以二節拍的韻律移動。當馬匹做快步步伐運動時,在馬背上下震動中,騎手在馬鞍上以兩腳貼著馬腹,做一站一坐的動作。站的時候要以大腿與小腿的力量貼著馬腹站起來,而不是靠踩腳蹬。坐的時候要將臀部放鬆,以腰背的力量向下坐,同時用小腿緊貼馬肚子。讓馬兒的韻律穩定,不急促,馬兒的後腿用力往前踩踏,有精神 
& D: d: }# k2 c$ v7 C7 R壓浪
) ~" w: V) P$ ~2 _馬匹做快步步伐運動時,騎手除了做一站一坐的打浪動作之外,也可以一直坐在馬鞍上,隨著馬背上下震動中,,用臀部密合坐著馬鞍騎乘。壓浪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將臀部放鬆,不要讓您的屁股被馬背彈起來,要不然一定會磨破屁股。
5 e& }, K, @( ^# J7 E+ B+ N7 Y不管是打浪還是壓浪,騎手還要注意,上半身要挺直但放鬆柔軟,不要前頃,肩膀也要放鬆且張開,手臂放鬆但手指緊握韁繩,下半身要有威力,雙腿盡量往下,腳跟不可以提起來,腳掌不要張開……,更重要的是平衡,輕鬆自然,伴隨馬匹的運動,這就是所謂的騎坐 。+ I. i9 {  s' l% k3 D/ u7 W9 G
半減卻: o1 h9 O5 j% l1 F% }5 r5 k, A
半減卻是騎士經由騎坐及腳同時協調動作,韁繩瞬間固定。其目的在增強馬匹注意力,加重馬匹後肢之負重,使其前肢之輕盈及保持馬體之平衡,準備執行下一個變換動作的命令。半減卻絕對不是光靠手拉韁繩,馬兒就會停下來,馬兒力氣那麼大,你哪裡拉得過牠,要不然就是會將馬的嘴巴拉得很不舒服,讓牠很緊張。 
' ]/ P4 N; z" y移行& H6 \! {4 C; i# O) z( Q
移行就是指揮馬匹由靜止-前進-靜止,或讓馬兒變換不同的步伐(慢步-快步-慢步、快步-跑步-快步、慢步-跑步-慢步等)。在場內騎乘時,切忌讓馬兒用同一個步伐不斷的繞圈子。這會讓馬兒傻傻的一直走或跑,忽略了騎手的指揮,最後變成馬兒自己在跑,而不是你叫牠跑。不斷的移行與變換裡懷,也是讓馬兒集中注意力,接受騎手的指揮(或是說對騎手的扶助反應良好)的方法之一。
9 H: Z% W1 }. V# q# Y& k! W# N; [, S7 x
內方姿勢
0 ^. L) J1 X; g  F/ Q' s馬兒在轉彎或繞圈時,靠近圓心的一方叫內方,另外一方就叫外方。要讓馬兒轉彎,不能靠拉內方韁繩,而是要有正確的內方姿勢。騎手的外方韁保持與馬口銜的接觸,外方腳往後,內方腳用力將馬體壓向外方,內方韁順勢牽引,這樣馬兒就會轉彎了。實施內方姿勢時,馬的頭、頸、肩部會略為彎曲,騎手於馬上,以能看到馬的內方眼角及鼻孔之程度的彎曲為正確。 ' N8 q" h0 j- ^! n# a
輪乘與圈乘
+ ?: c8 w# u7 \. N; F. t9 b5 O以一個長度(輪乘:15米以上到20米,圈乘:10米、8米、6米)為直徑,讓馬兒走出一個工整的圓形。注意不要走成了橢圓形或圓角四邊形。圈乘時可以是慢步、快步或是跑步。不要讓馬兒一直做同一個圈乘,應多變化直徑大小,配合移行與變換裡懷方向變換。5 n( l/ a3 o$ `2 _# C
兒在轉彎或繞圈時,靠近圓心的一方叫內方,另外一方就叫外方。要讓馬兒轉彎,不能靠拉內方韁繩,而是要有正確的內方姿勢。騎手的外方韁保持與馬口銜的接觸,外方腳往後,內方腳用力將馬體壓向外方,內方韁順勢牽引,這樣馬兒就會轉彎了。實施內方姿勢時,馬的頭、頸、肩部會略為彎曲,騎手於馬上,以能看到馬的內方眼角及鼻孔之程度的彎曲為正確。 
0 d7 C/ z, O' o4 q輪乘與圈乘9 ?8 Z( {- @7 ~: n2 ^' |0 x
以一個長度(輪乘:15米以上到20米,圈乘:10米、8米、6米)為直徑,讓馬兒走出一個工整的圓形。注意不要走成了橢圓形或圓角四邊形。圈乘時可以是慢步、快步或是跑步。不要讓馬兒一直做同一個圈乘,應多變化直徑大小,配合移行與變換裡懷方向變換。# d7 C! S! x8 Z1 D
變換裡懷與8字騎乘
% |& A% S* v( f$ U* P9 @# r讓馬兒順時鐘方向前進改成逆時鐘方向前進,或是反過來。常用的方法有輪乘變換裡懷、半圈乘變換裡懷、斜換裡懷等。另外,圈乘與變換裡懷的同時運用,就成了 8 字騎乘。做兩個直徑相同但行進方向相反的輪乘,以兩個圓形連接的切點做變換裡懷。在初級練習時 8 字中心可以不必是兩個圓的切點,可簡化成兩小段交叉直線。
' e6 f8 h) k0 y( j( i  F1 Q# I/ z- a1 A  B( y. d
角隅通過* a" F8 m8 @4 Q' o! N" T, f+ x
在沿這場邊蹄跡線行進,到角落時以一個四分之一圓通過,轉向垂直邊的蹄跡線。這個四分之一的圓弧其半徑,在調教快步、縮短快步時與調教跑步、縮短跑步時為3米,在中度快步、伸展快步與中度跑步、伸展跑步時為6米。沿這場邊蹄跡線行進,到角落時以一個四分之一圓通過,轉向垂直邊的蹄跡線。這個四分之一的圓弧其半徑,在調教快步、縮短快步時與調教跑步、縮短跑步時為3米,在中度快步、伸展快步與中度跑步、伸展跑步時為6米。6 D$ {! }) o6 j
通過角隅的重點,是要讓馬走進角隅,如果做不到,就會變成一個超級大的四分之一圓,整個蹄跡線圖形就變成圓角四邊形。通過角隅的方法,要在到達四分之一圓的起點前三至四步先做半減卻,做好內方姿勢,在方向變換的起點以內方腳逼使馬體接近角隅,外方韁固定好以免馬由肩部逃避,外方腳後移以防止馬臀部外移,內方韁輕輕誘導馬轉彎。, u# H9 E9 v7 K9 `" |% k
跑步
% m  h, \% X+ W. B$ A0 j馬兒跑步時,有分左跑與右跑兩個不同方向的。跑步是一種三節拍的運動,在第一節拍時,馬兒以外方後腳為支持點,在第二節拍時,把內方前腳、內方後腳與外方前腳同時往前踏踏出,最後在第三節拍時內方前腳踏在最前面。在這三節拍的韻律中,騎手要保持內方姿勢,身體要像盪鞦韆一樣,肩膀不動,骨盆隨著馬鞍向前滑動,注意屁股不要被彈離馬鞍,在滑到最頂點時內方的大小腿要再次的做推進扶助,。當您學會跑步後,您會發現其實跑步是很舒服很過癮的。
1 L9 t( g8 U6 u3 A( z2 \如果是內外方的次序相反(左跑時右前腳踏在最前面,或是右跑時左前腳踏在最前面),叫做反跑,這已超過了基本騎乘的動作,是馬場馬術的課目之一。在基本騎乘練習時,騎手有時候會不小心讓馬兒反跑,這反而是錯誤的,應該立即停止,重新做跑步發進。另外,像賽馬時四節拍的快跑( 又稱為襲步),在馬術運動中是不實施的。; G$ y& B0 r" X4 j) p4 I9 a
伸長與縮短
6 \5 r- l9 X6 x! [0 D馬兒不管是以哪一種步伐(慢步、快步、跑步)前進,每一步往前移動的距離稱之為步度或是步幅。根據步幅大小,每一種步伐都可分為縮短、調教、中度與伸長(除了沒有調教慢步之外,馬匹正常的慢步時為中度慢步)。一般而言調教與中度比較容易做到,伸長與縮短就屬於比較高級的動作。讓馬兒用牠後肢的幫忙,產生較大的推力,來將步伐伸展到最大,是為伸長。讓馬匹後肢向前方深踏以支持負重,使前軀輕揚因而使馬匹步度變短,是為收縮。1 m- P9 w. C3 J8 c
騎手在練習時,應嘗試著在長蹄跡線或斜換裡懷時,讓馬兒的步幅增大,在短蹄跡線或圈乘時,讓馬兒的步幅縮短,即使做不到伸長與收縮,也要分得出調教與中度的差別。不管步幅增大或縮短,都要保持一樣的韻律,步幅增大時韻律不能變快,步幅縮短時韻律也不可以變慢 。$ N( X8 I/ M2 L& q& n0 Z; |8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