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马友联盟 返回首页

武马画马的个人空间 https://www.horse.org.cn/?4498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马艺术】古代绘画·宋

已有 898 次阅读2013-4-26 14:41 |个人分类:个人日记|

【中国马艺术】古代绘画·

编辑/武马

【宋代】

北宋画家中,李公麟最初是以画马得名的。李公麟(公元1049--1106年),字伯时,舒城(今安徽)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中进士,擅书画,尤工人物又以画马著名。精于白描,风格独特。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南宋画家陈居中,生卒年不详,活跃于12世纪。嘉泰时任画院待诏。擅人物、蕃马、走兽等,作品多描绘西北少数民族生活情态及鞍马,多表现社会混乱、民族矛盾给人们带来的离别痛楚。笔墨精致,色彩艳丽,形象准确,神情生动逼真。代表作《平原试马图》。还有宋人《骑士猎归图》生动的刻画了一匹疲惫不堪的马。 



《五马图》

作者:李公麟

年代:北宋

材质:纸本墨笔

规格:纵29.3厘米,横225厘米

介绍:二战以前藏于私家,战后失踪,珂罗版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图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五个奚官则因身份不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举手投足,无不恰如其分。每匹马后有宋黄庭坚题字,谓马之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于何厩等,并跋称为李伯时(公麟)所作。此画中的马及牵马人,均是画家根据真实对象写生创作的。作品以遒劲秀雅的线描和适当的淡墨晕染,表现五匹毛色状貌各不相同的马,或静止,或缓步徐行,比例准确,神完气足。五匹马各具美名,令人遐想,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而五位奚官则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

李公麟(1049——1106)北宋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好古博学,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宋神宗熙宁年间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以访名园荫林为乐。其天赋极高,又博学勤业,书法飘逸具晋人风韵,擅画人物山水,尤精画鞍马。马是古代人类最亲近、最依赖的一种动物,无论平时的载物、交通,还是战争中的两军拼杀,都依赖鞍马。所以在古代的壁画中就有鞍马奔驰的形象。唐以后,就开始有独立的鞍马画,渐渐自成一体系,著名的画家有张萱、韩干等。李公麟显然受其影响,年轻时初学画,便从画马入手。他极其重视观察和写生。传说他每次去朝廷的马厩观看国马,总是流连忘返至于忘我的境地,所谓“终日不去,几与俱化”。有高僧指点他不可长此,“恐堕入马趣”,他顿悟其旨,就改学道释人物画,居然又深得吴道子的笔法。李公麟虽由吴道子入门,但其线描功夫,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人感叹古代的汉人及异族有那么美妙的服饰,以致单是描绘衣服的褶纹就有“十八描”之称。而李公麟以其“行云流水”般的线条,飘逸而行止如意,虽只是白描勾画,却非常具有质感。你看马的轮廓,似乎感觉得到其骨骼肌肉,略加烘染后,又似乎能感觉到其皮毛、斑纹。人物的面部刻画很简单,但结构异常准确,状貌极其生动,须眉之间,不但可视其年龄、身份、民族,甚至从表情可以窥其内心。衣褶自然是线描最优美之处,观者打开画卷,无不立即就被这些流畅圆润而又凝练劲挺的线条所吸引,不能不为其造型之精美而折服。后人推其为宋画中之第一。

绘画史中如此美妙绝伦的白描人物、鞍马画,何以到李公麟戛然而止?元初赵孟頫虽也称“自小便爱画马”,但其写形、写神的能力与李公麟相去甚远,而元代以后,随着山水画渐渐在诸画科中确立其主导地位,在文人画创作观念的笼罩之下,人物画无可奈何地急剧衰落。这中间的得与失,难道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反思之处?

 

《临韦偃放牧图卷》

作者:李公麟

年代:北宋

规格:纵46.2厘米,横429.8厘米

材质:绢本设色

介绍: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韦偃是唐代中期画马名家,李公麟此图虽题为摹仿韦作,但从图中的坡渍树木用笔看,明显地带有宋人风格。所画马一千二百余匹,牧者一百四十余人,场面极为壮阔。

本幅自识篆书题署"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并有清乾隆弘历题七言诗。

《昭陵六骏图》

作者:赵霖

规格:长27.4cm,宽444.9cm

年代:金

材质:绢本设色

介绍: 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依据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而绘,全卷分六段,每段画一马,旁有题赞。骏马的形态既忠于原作,又注意发挥绘画之长,通过遒劲的笔法和精微的设色,将马匹的毛色表现得更加真实自然,战骑驰骋疆场的雄姿也刻画得十分生动。无论是奔驰、腾跃,还是徐行、伫立,都能曲尽其态。 六骏中,有侍者率引的飒露紫最为精采。据《旧唐书·王行恭传》记载:“初,从讨王世充,会战于邙山之上,太宗欲知其虚实强弱,乃与数十骑冲之,直出其后,众皆披靡,莫敢当其锋,所杀伤者甚众。寻有劲骑数人追及太宗,矢中御马,行恭乃回骑射之,发无不中,余贼不敢复前,然后下马拔箭,以其所乘马进太宗。行恭于御马前步执长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贞观中,有诏刻石为人马以像行恭拔箭之状,立于昭陵阙前。”画面选取的正是王行恭为飒露紫拔箭的刹那情景,粗壮膘悍的王行恭,右手拔箭,左手推抚,身体后倾,目光温和,疼爱之情溢于言表。受伤的马驯顺地伫立,马头与王行恭紧紧相贴,也极富感情色彩。飒露紫前腿紧绷,后腿微屈,极细微地描绘出了战马强忍剧痛的动态。在细节刻画方面,此画较之石刻更加精微。其余五匹,拳毛为李世民平刘黑闼时所乘,特勒骠为征宋金刚时所骑,均作徐步行进状,双耳竖起,目光有神。身中九箭的拳毛,起步轻捷,头部前昂,更显得英俊坚毅,透出久经沙场之神骏的不凡气质。白蹄乌、青骓、什伐赤分别为李世民与薛仁果、窦建德、王世充作战时乘骑,皆作奔驰之状,四蹄腾空,鬃毛飞扬,突出了飞奔的动态和勇猛的冲势,呈现出冲锋陷阵时的雄姿。六匹骏马以不同的动作、神情、气势,表现出共有的轩昂雄健气宇,在历代战马图像中堪称上乘之作。 从画风看,此图明显吸收了汉族艺术传统,继承唐和北宋时代的画马技法,尤多唐代韩干遗韵。造型准确朴拙,线描柔和匀细,设色浓重沉厚,渲染富有质感。此图出自金代画家赵霖之手,为其存世孤本。每段题赞为金代著名书法家赵秉文所写,赵的流传书迹也甚少。唐昭陵六骏浮雕在宋初被勒石摹刻,此画与石刻拓片的线条结构几乎一致,赵霖很可能参酌了北宋的石刻拓片(原石刻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而作。该卷引首有乾隆帝书《昭陵石马歌》,后幅有赵秉文题记,指出作者是赵霖。

《明妃出塞图》

作者:宫素然

年代:不详

材质:纸本水墨

规格:纵30.2厘米 横160.2厘米。 

介绍:宫素然,金代女画家,生平事迹不详,擅人物,且长于生动描绘。作品少有传世。此画创作于金代,原属民间收藏,先收藏于日本大阪美术馆

此图取材于西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图绘昭君出使匈奴,跋涉塞外的情景。画面没有任何背景,主要通过人物情态来表现出塞景象。画面塑造的人物也各具情态,王昭君神态自若,汉官员持重端肃,匈奴武士粗犷强悍。

由于传统文学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因此在中国美术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里表现这类内容的中国画也很多。特别是一些文学故事,被画家绘入画卷后,在为后人提供了生动形象画面的同时,更让人领略到古代画家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技法的表现力。金代画家宫素然的《明妃出塞图》卷就是—幅这样的作品。
《明妃出塞图》卷,图中绘西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字嫱)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与众随行冒风出塞的情形。此图里的人物造型以契丹人为模型,形象生动、传神,用笔用墨精良,特别是对线条的丰富使用,使得整个画面里的几组人物情态更加丰富而且多有变化,局部人物群组既自身相互照应,又与整个人物群组有着且断且连的关系。画家在背景的处理上可谓独到:不着一树一石,只用几处大笔触淡淡渲染,就给人景色荒凉、长路无边、黄土漫漫之感。寒风凛冽的表现更绝妙无比,是通过对四组人物、马匹情态的生动刻画体现的:前面开路的两匹马跨步低头艰难地前进着,一旁的小马看上去有些为弱不禁风;马背上的人一个扛旗,旗杆斜向身后,另一个侧身掩面。后边一女伴在马背上,—边有—女子骑马相随。她们都用衣袖遮着睑,一副不堪风吹的样子。牵马的人也缩头缩脑的。接下来的一组人马动势较大,似在追赶。最后一人呈策马飞奔状。这一系列精妙传神的描绘,让观者感受到明妃出塞的艰难,更领略到画家长于摄情的功力。该图上鉴赏印有“笃斋审定”、“壶公经眼”、“完颜景贤精鉴”等。
关于此图的作者及时代,学界颇有争议。有人根据款字“镇阳宫素然画”,推测作者是位女道人。实际上镇阳为地名,即河北定县,也有人说是贵州某地。至于创作年代,一般认为是金代,也有认为是北宋末南宋初或元明之际的摹本。此图因与张瑶的《文姬归汉图》构图极为相似,因此有人怀疑是临摹本。 

《平皐拊马图》  

材质:绢本设色

规格:纵26.5公分,横26.2公分

 介绍:为《宋人合璧画册》第八开,图左有款题「陈居中」,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陈居中为南宋宁宗画院待诏,以人物蕃马等画作著称,传世作品以台北故宫藏〈文姬归汉图〉最为著名,本图为陈居中蕃马小品,画幅虽然不大,但是马匹锐利的眼神以及奚官拊马爱惜的目光无不描绘得栩栩如生,是一件十分杰出的南宋蕃马画作品。可惜极少展出,图版亦罕见,本图扫瞄自1971年出版《故宫册页选萃》。 

 《文姬归汉图》
作者:陈居中 

年代:南宋
材质:绢本设色

规格:纵147.4厘米,横107.7厘米

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作绘汉末女诗人蔡文姬在战乱时被匈奴人掠走,后为曹操派使节接回的故事。画家描绘了这样一个情节:塞外的土坡沙丘之间,左贤王与蔡文姬端坐于氈毯上,汉使相向而坐,双方的随从侍于周围,车马都已准备完毕,等待踏上返回中原的征程。左贤王在双手托盘送到身体一侧接酒的同时,双眸仍注视着蔡文姬,神态凝重。蔡文姬身后站立着她的两个孩子,年幼的紧紧地抱住母亲。对蔡文姬而言,日夜思念的回归故土竟与亲生骨肉的决别交织在一起。画家成功地、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感人的场景。作者于人物的刻画上极见功力,蔡文姬的文雅端丽、左贤王的神凝重、幼子的驚恐、汉使的雍容,都十分个性化。就是双方随从的神态亦不雷同。环境的描写也反映出画家创作的精心和深厚的生活积累,如俯仰蟠曲的枯木枝幹很真实地体现了塞外景物的特征,圈中马匹无论何种角度都描绘得很精神。全图线描细劲流畅,赋色绚丽匀整,风格细腻精致,是传世南宋人物画的佳作。此图无名款,旧题为陈居中所作。图中钤有清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骑士归猎图》

年代:宋代

材质:绢本设色

规格;纵:22.3cm 横25.2cm

介绍:现藏故宫博物院,图页无作者款印,据其画风,约出自南宋画院画家之手。幅上右方有圆形双龙印(半印),印主待考,余皆明末耿昭忠的收藏印,共8方。清《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著录。

选择了骑士正在检视刚从猎获物上拔下的箭,而马仍在疲乏的喘息,这一片段和细节加以描绘,对于表现骑猎生活的人物性格都是很有概括力的。画中绘一宋朝戎装文官在猎后检视箭支,举止轻柔,身后立一驮着猎物的枣红马,鼻孔扩张,喷吐粗气,马体蜷缩,疲惫不堪。这位持箭文官腰间佩鱼,按宋代官制,五品以上方能佩鱼,故画中官员职位不低。宋代多以文官领兵赴战,从此件文官习武之图可见一斑。此图画风柔细工整,注重质感,设色清雅简淡。

《进马图》

作者:陈居中

材质:绢本

规格:21×32cm

《骑射图》

作者:李赞华

规格:纵27.1厘米,横49.5厘米

年代:五代

材质:绢本设色

介绍: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在艺术技巧方面,显示出典型的宋代风貌。流畅劲挺的线条,准确洗练的造型,淡雅明快的设色,无疑是承继了李公麟以来的人物画传统,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画中武夫腰弓持箭,立于马前,正在校正箭杆,似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人马刻画最见功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

《调马图》

作者:赵岩

规格:纵29.5厘米,横49.4厘米

年代:五代

材质:绢本设色

介绍: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画面描绘一马夫牵马训导的情景。调马者装束与胡人无异,高鼻深目、满腮胡须。马取侧面之势,劲健强壮,充满动势。画家的描绘技巧极高,造型能力既准确又生动,构图也别开生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