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马的历史及现状

2011-3-29 11: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57| 评论: 0

摘要: (前100年——现在)王铁权 中国育马,从引种杂交开始,已有2000余年历史。它的起伏和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联系的。曾经有过辉煌、有过...
    

(前100年——现在)

王铁权

    中国育马,从引种杂交开始,已有2000余年历史。它的起伏和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联系的。曾经有过辉煌、有过衰落、有过振兴。今天又引入阿拉伯马、纯血马,本种繁育、杂交改良,进入振兴期。本文作者,从事马匹育种凡五十年,是“现代育马”一书的作者。本文介绍育马历史及现状。振兴育马,再创辉煌。

1 古代史(前100年——1900)

汉代开始汗血马杂交改良

    中国育马史,当从张骞开始(2100年前)。汉代初期,汉代马优势不如周边民族。北方的匈奴,多次入侵,汉军失利。张骞通西域,见汗血马(当时称:“大宛马”),回奏汉武帝引马获准。开创了引入“西域良马”的新篇章,当时,中国马为蒙古马系统,体高130cm左右。大宛马体高可达150cm,形好速力快,为高档名种。体型优美,速力快,步法灵活善舞。经过丝绸之路,引入举世无双的名马。引种先后继续上千年,直到唐初。引入汗血马与当地马杂交,育成“汉马”。在中国出土马文物中出现,一种轻快优美、能舞的新类型。这些特征,影响到西北马。西北地方马外型比蒙古马更佳。汉马体型轻快、大耳、弯颈、灵活四肢(今日马术马最为需要)。

唐马培育战功

    唐马,见于许多唐马美术造型。这是一种体型较重,四肢细强,重型乘用马。由于军用盔甲加重,要求新型马。这种情况同欧州的中世纪战马很相似。河曲马,为唐马的后代。河曲马公高可达150cm,为国内改良用种马。西北两个培育马种山丹马,青海马,最后一次杂交使用河曲公马,加重体型,提高高原适应性,得到成功。

“军马仓库”及流失

    中国历代政府,皆重视马政,建立国家马场,把注意力放在北部和西部草原。利用草原,发展养马,以很少成本,培育强健的马匹,作用为后备军马。这一种作法,保留到建国之后,最后一匹战马离开了,这种思路解体了。在原有地方马种中优选,提高是有限的。但中国长期处于封建闭锁。这种作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唐代后,1900年以前,中国马匹质量进步不大。伯乐相马,注重优选,但受马种基础限制,优选效果是很有限的。

2 近代史(1900——1949)

    上世纪前半,经济文化的进展,外来信息的引入,开始了引马杂交,培育马种之路。从育马史发展来看,这是中国马匹杂交育种的准备阶段,真正的进展,是在1949年以后。

    这50年的杂交改良,是分三路进行的。三者各有特点,这些成就,部分溶入到建国后育马之中。

    边疆地区群众性引马杂交取得成效

    新疆西部昭苏地区、内蒙东部海拉尔、三河,俄侨移入引入外种马及杂种马,也带入养马技术,就地经营农牧业。50年间,两地各育成万匹以上杂种马群。两马称为“伊犁马”、“三河马”。引入外种为奥尔罗夫马、顿河马、英顿马、哈萨克马及外贝加尔马。亦包括部分杂种。体高可达140cm。这是侨民及当地各族群众自发进行的。杂交改良成效显著。

原国民党政府的改良育种

    中国历代政府,重视养马。原国民党政府设有马政局,下有8个马场。规划引入阿拉伯马杂交蒙古马,高代后再横交,走发达国家马匹改良之路。抗日战争前,在贵州句容建现代育马场。生产出阿蒙二代杂种。原希育马强化国防,战争开始,马匹内迁。阿拉伯马在困难中保种,最高达700匹。49年政府接收,后由贵州调至广西马场流失。1945年后,又引入美国莫尔根马、夸特尔马杂交改良。搞过引种杂交,成效不显。其军马供应依靠西北及西南的军马场。

日帝侵入东北时的马匹杂交改良

    日本在日俄之战(1905)马匹不如俄国。开始制定马匹杂交改良计划。侵略东北后,把东北视为马匹改良基地。气候干燥、土地平坦,养马环境优于日本。杂交改良目标是生产一种体高135—140cm的小型役马。到1945年,生产杂种马20余万匹。

所采用的措施:

    (1)制定改良法公布

    (2)建成赛马场8所、种马场14所、育成场2所,建马政局。培养高、中级畜牧、兽医人才。

    (3)由日本引入种公马(多品种)4000匹,平时养种马场中,配种季到马产地配种,采用简易人工授精法。

    (4)政策上是以马养马。赛马收入支付种马场,培训班。自给以外,经费上交政府。当时奖券头奖为一万元,而养马年上交利润达亿元。是一笔巨额收入。

    (5)东北老马人及有关人士对这一段马业留有深刻印象。办赛马场潜力是存在的。

3 现代史(1949—1990)

    建国后,发展农业、运输,需要马匹。这是一次历史没有过的振兴。超过历史上马业发达的汉、唐两代。这是真正以国力进行的大规模马匹改良育种。前记五十年的马匹杂交改良作了准备,人才、技术、马种资源已有一定基础。

    上世纪后半的马匹杂交改良,又可分为两大阶段。

前段(1949—1980)

中段(1981—1990)

后段(1991—现在)

    1949—1980以大型役用马为目标的多类型杂交改良育种。

    建国初,多年战争马匹损失,仅存600万匹,马匹奇缺,同需求不适应,政府把提高马数,改进马质作为要务。

    二战以后,世界马数开始下降,中国马数增长,没有意识到农业机械化的到来。同蒙古,巴西同为马数增长国,马数800万匹是世界首位。

    前段改良目标,是生产大型役马。设想资源多型性。这种改良相当二百年前欧州的马匹改良,以役用大型马为目标的老式改良。纯血马不受重视,认为体轻干活不行。

马匹大改成效显著

    这一次大改良到1980年,已见显著成效。全国杂交改良马百万匹,先后验收10个新马种,改良马体高达140cm以上,新品种马体高达150cm以上。出口越南、朝鲜受欢迎,个别国产马体高超过160cm.。

采用措施:

(1)制定改良政策、目标。

(2)引入苏联种马1100匹(七大马种,包括轻型、兼用型、重挽型)。

(3)引入苏联育马经验及人工授精先进技术。聘用专家及派人出国学习。

(4)成立种马场22所、配种站(人工授精)100所。

(5)办技术学习班(马匹人工授精)推广触模卵巢适时配种及妊诊技术。受胎率90%以上。

(6)组织新品种马育种、抓关键技术(杂交组合、横交效果、品种现划、品种验收)。

(7)养马学规定为必修课

(8)组织行政、科技、生产三结合班子

详细情况,请见拙著“现代育马”一书。

    二战后,世界马数下降。中国马数增长,杂交改良、培育10大马种,走在世界前列。因处于封闭,国外不知。文革后,介绍到美国马会国际交流,深受惊喜。这部分重要软件,留存在拙著“现代育马”一书中。这次大改良,作者是重要参加及主持者之一。

育马成果的流失及转向

    世界各国改良马匹到农业机械化前,都有较长的过渡期。农业机械化后,又采用重点保护优良马种,养马从役用型向文化型转化的策略。中国农业机械化,没有保护马的政策,优良马种自然流失,马人改行,马业解体,出现巨大反差。农机化后的马业,在自身的转化中改组。改组后又出现新的育马机遇。

4 建国后“二次育马”的起步(1991——现在)

    中国育马曾出现辉煌,育成后保种失控,大部流失。认为事己终结,是不全面的。由于中国特点,往往出现曲折,但曲折之后,又进入振兴。我们提出将赛马起步后的马业,称为“现代马业”,育马称为“二次育马”是有理由的。

    国外,称二战后的育马为二次育马,即满足非役用性的文化需要。建国初改良育种,是欧洲两世纪前的育马。我们二次育马提法,既带现实性,又有一定创意。

○赛马振兴是育马振兴的前奏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平同志南巡指示,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条框,广州、深圳、珠海生产力新的起飞。广州、深圳成立赛马场及赛马俱乐部。引入竞技马是头等大事。三河马、伊犁马、科尔沁马、锡宁郭勒马成为首选佳品,停顿己久的牧区马业受到拉动。多年积压的良马,成为抢手货,在城市赛马场上竞技。马价上升,城市欢迎,牧区高兴。开始了新的生物链,开拓了赛马市场,拉动了牧区育马。导致纯血马育种新发展。

○通过各种形式,引入外马(纯血马,阿拉伯马,阿哈马)

    中国任何一次马业振兴,都从引马、育马、赛马开始。过去是由政府办。此次管理体制已有改变。公有、私有、合资三种所有制存在。改革开放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作用。政策放宽,对外开放,赛马,育马亦成为投资、合资经办的热点。外资、外马、国外技术流入我国。促进了中国育马、赛马的新发展。

(1)引入阿拉伯马(1994)

    1994年,由日本朋友石川良并先生,赠给王光英副委员长阿拉伯马6匹(公2母4),养阿拉伯马场(京)。纯种繁育,又用阿拉伯公马配伊犁马,山丹马得良驹。

(2)引入纯血马(爱尔兰)(1995)

    皮特·法伊斯陶尔先生(奥地利),在京开银行。因爱马故引入纯血马6匹(公4母2)来华,在内蒙锡盟种马场改良卡巴金杂种。得杂种马。在草原培育,后移至北京克来务马场。优秀马“腾腾”得全国冠军、为京市增誉。

(3)纯血马大批引入(1998)(澳大利亚)

    香港爱马仕郑榕彬先生,在澳门赛马场任理事及马主,在澳大利亚办有纯血育马场。出自爱马爱国之心,回京创业。办北京华骏育马公司(通州区徐辛庄)。有纯血马成母500匹,总共有纯血马2000匹。论大小亚州首位,世界第三位。所产马供通顺赛马场竞技,提供给各地作种用(新疆、甘肃、内蒙)己产出杂种后代,改良效果良好。

(4)日本朋友石田勇先生建龙头牧场(2000)

    石田勇先生,为北海道北海牧场长。养纯血马继承父业。养出良马,竞赛得大奖。他在京经营商务,认为北京是养马好地方,见到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把他的北海道马场,部分移至北京通州区马驹桥。有50匹繁殖母马,50匹马驹。

(5)阿哈马(一匹)到京

    土库曼总统,赠马一匹给江主席。己抵京,养于京、津间牧场。阿哈马即汗血马。因无母马,故选配纯血母马,己生二驹看好。

○新型育马场群体出现(7所)

    引入纯血马后,建立纯血育马场。有外资、合资、内资。马质、技术达国际水平,聘国外科技专家,作技术管理。

北京华骏纯血马育马公司(合资)

北京龙头牧场(日资)

北京科来务马场(纯血马、内资)

内蒙纯血马育种公司(合资)

北京阿拉伯马场(国营)

营口马场(内资、纯繁及改良)

北京豪缘马场(纯血马改良高血马)

○引入纯血马科技见效

    纯血马,是专用马种,技术要求高,管理要精细且有爱心。要作亲子测定、制作系谱。有些中国马主认为马好就行,不作登记,而外方养纯血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纯血马,在饲养管理粗放情况下,马驹很易发育不良。龙头牧场日本纯血马驹到京发育比原产地(北海道)更好。这也是首次解决。日本朋友认为,北京适养纯血马,气候干燥,水中石灰质多。市场前景好。技术引进,使我们提高。

    中国马学家,完成三部纯血马专著,针对性强,引自世界顶级纯血马场,在纯血马养殖理论及技术上得到提高。目前,“引入”代替“封闲自繁”,超过九十年代水平。

○纯血马将是下一轮改良中国马的主力

    纯血马大部自繁,参加竞技,另一作用是改良原有杂种马及国产马(伊犁马、三河马)。当前改良目标是全面提高马的工作性能。这种马是骑乘马或马术马,体高大而有力,反映灵活而稳定,品位高,四肢灵活善跳跃及作舞步动作。这种马又称为“半血马”或“温血马”。专门的休闲骑乘马也需培育。这将与世界育马同步。育马会更加繁荣昌盛。今日纯血育马繁荣、是新的一页,我们应当足够重视;这也是中国悠久育马史中的一瞬间,应全面正确理解。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