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LIK
发表于 2015-4-12 10:36:09
第四位名人:末代连城土司鲁承基 土司版的金正恩
3 [7 u* @9 c* }+ n8 r" J& d骑马地点:兰州 连城 八宝川 吐鲁沟( \9 e$ l T$ x
所习项目:骑马射箭 骑马射击9 Y& H3 [% i0 N+ z" T- y; X
骑马年代:约1920-1949年间 : y) v) v* o1 e1 _
少年 0 E4 \7 Q7 c- x; L4 E8 _! }
末代土司鲁承基
中年+ K& F' u9 E8 t" L/ D* ?, P
鲁承基 兰州末代土司 世袭19代连城土司
" e x1 i( M" m( x* q, B9 w6 X- J距离兰州市区约100公里,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的连城土司,本是一家军事势力强悍的地方土司,但经过清末动乱的损失,以及西北“改土归流”的政策,及到民国时期民主共和政体的趋势,土司衙门已是奄奄一息。 末代土司鲁承基虽然生不逢时,只当了6年土司便因“改土归流”而“下放”为平民,但历史不能磨灭他雄心勃勃,以图再创祖上的辉煌的志向和叱咤风云的个性以及勇武能战的遗传军事能力。 9 d, r, l& N. a8 M( T% x4 `
# G) f& O m/ V3 P+ K0 w
鲁承基自幼精力过人,爱骑射、喜射猎、好鹰犬、练就了一身好骑术和好枪法。他最爱在万人庙会上显摆自己的一手绝活:让卫兵头戴礼帽顶鸡蛋,他站在百步之外一枪把鸡蛋打得粉碎,而且经常表演。 鲁事先对卫兵有承诺:万一失手,你的父母妻子我都抚养,这傻兵当然每次都无忧无惧了。他好骑善射,乐此不疲。曾有一匹良种枣骝马,视若珍宝。民国军名将孙连仲上任青海的路途上,他将此马献于孙,孙欣然接受,并将自己卫士佩戴的新式冲锋枪回赠于鲁。鲁配与卫士,随其后,炫耀与众。5 K6 u1 v g. j) e4 D# A0 Z8 K
到了民国二十一年,中国实行了“改土归流”,取缔了土司管治少数民族区域的政策,鲁承基不得不退位了。为了在新形势下继续当官,他开始结交政界权贵,不料一开始便与马家军阀结交,误入歧途,与虎谋皮,最后连同衙门、草原、林场等都被骗了个精光。其先拜青海省主席马麒为父,同时与马步芳结拜兄弟,当了个青海省政府顾问。又上兰州,通融甘肃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委任他为连城保安团司令、甘肃省保安副司令、但也只风光了两年,便被撤消了职务,马步青收缴了他的枪械,解散了兵丁,土司衙门和连城大片森林被马步青骗取,从此彻底成了一般人。
" U! L; Z4 e5 `谁知到了1951年5月16日,鲁承基被永登县人民政府拉到大通河边,一枪给毙了!原因是一件人命案。那是民国三十年的事,那时的鲁承基是连城街上“泉盛涌”商行的老板。家中新买一使女,颇有姿色,很快被鲁专宠。不久,使女与连城的一位青年学生有了私情。鲁得知怒而生恶,暗使下人用刀捅死了情敌。如果没有这件杀人案,末代土司也不至于有如此可悲的下场,那年他才44岁。' p1 {5 w- K5 J
末代土司在任期间也干过几件好事:一是发展当地教育、捐资建新学,并将衙门左侧的二堂、书房院等誊出来作为校舍,培养了一批人才。
5 J/ k* A/ L1 Z/ x' @& I二是民国十七年,回民“尕司令”马仲英起事,鲁即刻组织操练民团在各点踞险自卫,同时调八族藏兵马队往来穿插,回环救应,步兵为守、骑兵为战、明清以来的土司兵法,使得地方百姓免遭伤害。要知道尕司令横行西北犹如无人之境,便知防守水平如何了。
; ^# ], H5 e7 v" G4 L9 L" p, X三是民国十八年春夏逢特大饥荒,连城周围几县饿殍遍野。为了保住土民,鲁承基打开仓门放粮,设粥棚救饥,救活人命。4 e! K% s: P. [& w
6 k% W( g* o/ A# u& C$ O8 Q5 u' D5 y; Y7 i% w# h5 N5 s
2 R% S$ h% u& ]. E! g, g0 Y6 \+ W' y) p" z( a; B: F+ f3 n
" D; W+ p$ _; l*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