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联盟 首页 新闻 NEWS 国内 查看内容

千年走马:马背上的乡愁

2017-10-19 17:31| 发布者: satan| 查看: 310| 评论: 0|原作者: 冷蹄无疆

摘要: 乌审马是蒙古马的优良品种之一,体格较小、外貌清秀、性情温驯,与其他马种相比,因超强的综合耐力而卓群,能够在极粗放的饲养和艰苦环境下生存。一匹上等的乌审马,可日行100公里以上。 ...

乌审马是蒙古马的优良品种之一,体格较小、外貌清秀、性情温驯,与其他马种相比,因超强的综合耐力而卓群,能够在极粗放的饲养和艰苦环境下生存。一匹上等的乌审马,可日行100公里以上。

解放战争中,乌审马凭借这些优势离乡征战,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力量。

在和平年代,乌审马因善走对侧步,且适应沙漠地形和长途托运,曾为鄂尔多斯高原牧民的生产生活,贡献“脊梁”。

历史长河里,鄂尔多斯草原曾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牧民们千百年来与马相生相伴。

乌审旗是“乌审走马”发源地。元朝曾在这里设置官办牧场察汗淖尔牧场,牧马业空前繁荣,竞技走马蔚然成风。

时至今日,乌审草原上仍有不少牧人沿袭千年遗风,热心马文化研究及走马驯养技艺,成立了切磋技艺的“马文化独贵龙”等民间组织,走马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

“全镇有1800多户居民,近一半养马,不少人家靠马致了富。”乌兰陶勒盖镇党委书记萨仁达来说。

对很多蒙古族人而言,马是他们精神的魂。乌审马又在这种象征里占有极高地位。

成吉思汗陵内那匹温都根查干白神马,就是乌审马。

今天牧民的住地,还飘扬着禄马风旗,上面印有9匹飞奔的骏马,在这一图案的空隙里用蒙古文或藏文写着:“希望之马奔腾飞跃,愿我们的民族繁荣吉祥。”

每逢草肥马壮时,牧民都要举办马奶节、打马鬃节、赛马节。凡是在赛马中得奖的公马都被选为种用,以保乌审马种群子嗣绵延。

乌审大地遍布对马的传说和歌颂。在一本民间流传的乌审旗民歌集里,仅赞美马的民歌就有上百首。

“马不会说话,但感情和人是一样的。小时候相伴过的马,长大后相见还相互认得。”额尔登特古斯是祖辈都生活在乌审的牧马人,也是走马技艺的传承人。

二十世纪60年代,乌审马有3万匹。到2009年,减少到几千匹。

“不能让乌审马绝种啊。”额尔登特古斯大学毕业后放弃城里的一切,回到了草原,投入所有积蓄陆续买回一批纯种乌审马,建起乌审旗蒙古马养殖专业合作社,尝试“保护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10户牧民组成的合作社,享有近3000亩草场、三百多匹马。除了定期举办乌雅奇德约会、查拉曼节、玛拉沁节、珠拉格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合作社还建有配种站、挤奶站等发展马产业所需的基础设施。

“以马养马”才能更好地保护乌审马——这是在乌审大地普遍践行的共识。

7月27日下午,乌审的天空浓云密布,雨水耐心又细致地滋养着草原。在属于额尔登特古斯的赛马场上,一场走马决赛正在进行。

百余位蒙古族牧民和骑手穿着蒙古袍,踩在粗粝松软的沙地上,在终点等候马上英雄的诞生。

所谓走马,即左前蹄、左后蹄同时抬起,同时前迈,同时落蹄。右前蹄、右后蹄亦然。如此交替行进,蹈步匀速。走马好比竞走运动员,再急也只能加快走的步频,但绝不能跑。

汉代两晋时期即有走马的记载。历史上,走马被誉为“达贵之驹”。

有着四千年悠久历史的乌审赛马,由牧人训师们世代传承和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竞技规则和习俗。

乌审的走马赛道一般长为150-200米,每50米设一名评委,每位评委评一匹马。每组设定3至5匹马竞赛,马在比赛过程中走步或奔跑,都不能记录成绩。初选获胜的马抽签后进入下一轮比赛。经五轮比赛,直到产生最后的名次。

这场决赛中,32岁的骑手吉日嘎拉图和一匹9岁的乌审马,最终获得了冠军。人们像对待英雄一般,呼喊着吉日嘎拉图的名字。
虽然乌审草原再难见大片的马群,但蒙古族人对马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

像额尔登特古斯那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建起各种有关马的组织,保护、壮大乌审马群的工作正在草原上兴起。在政府的引导下,传统牧户在传承马文化的同时,也开始尝试投身“马经济”。

额尔登特古斯建起的马文化博物馆,陈列着祖辈传下来的马的用具,有关马的训言。这个沉默凝重的汉子,目光落到那些马鞍、马绊儿上,脸色便轻盈起来,言语滔滔不绝。

马是故乡,是蒙古族人的灵魂所系。在对马群的守望中,乌审人寄托着新的希望。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分类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