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课笔记

2011-3-29 10: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22| 评论: 0

摘要: 马术课笔记(第一课)(补记)一直很喜欢马,但却一直喜欢的比较模糊。没有概念,竟也被身边知道我有马的情节。后来有人问:喜欢,如何喜欢...

 

马术课笔记(第一课)(补记)
一直很喜欢马,但却一直喜欢的比较模糊。没有概念,竟也被身边知道我有马的情节。后来有人问:喜欢,如何喜欢法?对马了解又多少?这个时候,我一阵汗颜,方才发现,这个喜欢,未免太牵强太肤浅。因为,我不会骑马,上马背次数也是偶然的游玩,更不要说是否了解马了。
虽然如此,但我知道我的内心依然是喜欢马的。因此,上网搜索,终于找到这样一帮真真正正的爱马人。由此,方才找到真正深入马的一个入口。
很感谢XX徐静,她很耐心的给我指路。先帮我了解了汇通,又介绍去老王哥那里买打折的马术用品。
因为上班不用坐班,马术课的安排便可以随意。我选择了礼拜五,就不用和大家争那珍贵的礼拜天时间了,也有更大机会选择齐杨成为我的教练。
4月的一个礼拜五,我搭乘爱马们的便车,到了马场。马场连着一座不高的山,满目都是嫩黄的叶,崭新崭新的春的气息扑鼻而来。园子里种有大片的杏树(先前一直以为是桃树),这个时节,已是杏花晚期,园子里一地的花瓣残骸,虽然颜色已淡,却犹有暗香涌动,似乎还能感觉到满树怒放的妖冶情景。忽然很嫉妒汇通的马,无论多么美丽的景色,她们一定是最先感触的。
我的课时在下午3点。时间尚早,在我的前面是爱马的课,正好,可以先观看感觉感觉。
爱马在做课前准备:刷马。这个时候我依然是盲目的,并不知道刷马也有一套程序,以为只是简单的刷马。但是,看爱马细心而温柔刷马并和马交流,人和马是如此的和谐融洽,画面唯美,简直叫人向往不已。
3点,课正式开始了。
一般马术课都要提前半个小时以上开始,因为刷马备马的时间不在课时内。但第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就是刷马,因此不用提前时间,可以准点开课。
课堂要点:(新手记录,可能有需要纠正的地方,也有可能遗漏一些重点,请前辈们指点)
首先是接触马。因为马的视觉问题,因此,尽量从侧面接触马,不要畏手畏脚,这样会给马压力,她就会担心你目的不纯,由此而害怕,而害怕是马攻击人的一个先决条件。
1、 刷马目的。保证马匹的干净;在刷马期间,与马接触交流,建立友谊;在刷马过程中,了解马,可以发现马隐藏的一些病痛或个性特点。
2、 工具。刷马的工具主要有四个东东,一个硬毛刷,用来清理马身上的杂物;一个软毛刷,用来梳理马毛;一个胶刷,用来翻找马身上的灰尘;一个抠踢的铁钉,用来抠蹄。
3、 刷马流程。(站在马的左侧时要用右手拿刷,站在右侧时则要用左手拿刷)
A、 先用硬毛刷粗略的在马身扫一边,这样可以先将马身上的厚重杂物清理出来。注意:用力不可过重。
B、 用胶刷刷马,由马的前至后打圈,圈要尽量打大,并要逆着马毛的方向打圈。这样做,是为了将马毛里覆盖的灰尘刷出来,以便更好的清洁马匹。
注意:刷马时要用力适中,不可过轻或过重:过轻会给马骚痒的感觉,以为在玩笑;过重会弄痛马,马不舒服就会产生抵抗情绪。遇到骨骼多的地方动作要轻一点,遇到马的敏感部位如马腋下的地方,要用手先抚摩一边给她准备后,再去刷。
C、 用软毛刷梳理马毛。从马左侧开始,右手拿软毛刷,左手拿胶刷,由马脖开始,由前至后,由上至下,用软毛刷顺着马毛的方向尽量延长长度的刷,每刷一下马,便在左手胶刷上刮刷一下,将软毛刷上的灰尘给刮下来。
注意:马的头部也需要清理,因为马头部的骨骼较多,因此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刷。鬃毛、尾巴都要梳理,像梳理头发一样按着毛的倒向梳理。马的耳朵比较敏感,很多马并不喜欢人碰她们的耳朵,因此,在梳理马的时候,要先用手尝试着去接触马,如果马没有不快的反应,方才可以捋一捋马耳。不要站在马头的正面,要站在马头的侧面,否则容易被马头打着。
D、 铁钉抠蹄。当马身都清理完毕,便可以抠蹄。抠蹄的握法是钉子朝下,从前蹄开始。汇通的马都经过训练,因此,只要捏一捏马腿,她便知道抬蹄,然后握着马蹄,尽快的抠蹄,时间不可过长,否则,马会不耐烦的。马的后蹄一定要往正后方拉出来,放在自己半蹲的腿上,这样防止马会踢腿,使我们更安全。
注意:不要站在马蹄的前后方,一定要站在侧面,否则容易被踩。

个人总结:
1、 抠蹄时比较害怕,动作也慢,总是让马不耐烦,进而不配合,但越是这样,我就越害怕,我一害怕,马就更不配合了。
2、 接触马带有一定的防备感,这种信息也或多或少传递给了马,感觉马也反馈给我了相同的信息,她也开始防备我了。
3、 刷马头比较马虎,总是匆匆完毕,同样也是因为怕马头甩我。
以上所发生的问题,都源自我对于马的恐惧,因此,首先要做得就是从心里克服对马的恐惧。
  

第二课。
从这一堂课开始,我就要提前开始进入马场,做一些准备工作——刷马。
刷马和备马都是在课前就开始的,但我的备马第二课才开始学,因此我的提前准备也就只有刷马了。
课堂要点:备鞍、遛马。
备鞍:马鞍有两件,鞍子和汗垫。
在上鞍之前,要先将汗垫放在马背上。汗垫的作用是吸汗和保护马背,放汗垫时,要放在马脊最高出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汗一个,记不清了),汗垫放上去压两头时要有翘翘板的感觉。这个位置找准了,就顺势向后推,推倒马背凹陷下去的位置看起来非常服帖为止(对这点的描述比较为难,抱歉)。汗垫放好之后,就可以放马鞍了,鞍子要从马背上方放下去,而不是侧放。放好之后,再将汗垫和鞍子一同抬起再放下,这时,马鞍的前面和马脊的最高出的那个地方是空出来的,可以容下一只手的位置。(有时汗垫和鞍子之间还有加一个东西,是稳定用的还是干嘛的,忘了呵呵,请前辈补充。学习不认真哈)
鞍子放好后就要绑肚带了。肚带要尽量勒紧,如果不紧的话,马在行进过程中会产生摩擦,进而使马磨伤。肚带绑好后,要拉起马的前蹄向正前方用力拉一下,这样可以使绑紧肚带后的肌肉平正舒适。
马鞍准备完毕,就可以将马牵出去了。在牵马之前,要套缰绳带咬嘴(是叫咬嘴吗?不确定)。马嘴的后部没有牙齿,所以,带咬嘴时,可以用大拇指伸进马嘴的最根部,帮助咬嘴带入。
遛马:慢步、快步。
牵马:牵马时,眼睛要直视前方,走在马的左侧,不要看着马或低头,就好像和一个好友一起散步一样,这样马就会乖乖的跟着你走。如果你看马,马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也就会停下脚步。
进入训练场,教练先遛马示范,让我在一边观察。
教练牵着长长的缰绳,站在训练场的中心位置,左手拿绳右手拿鞭,随着口令和位置的不同,马有规则的慢步、快步、跑步。教练本是个娇弱美丽的女孩,可是那匹高大的小红在她面前却像个听话的小孩,乖乖的听从她的命令,相处的那么轻松。我看得痴迷不已,只是不知道教练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小红这样乖巧,同时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观察1:步伐。教练要我观察马慢步时的步伐,看看四只脚是如何落地。通过这种观察,可以了解马的行走规律,日后上马时根据这个规律便可更好的掌握骑乘。
慢步:看看马脚如何落地?说起来容易,可真正观察起来,就发现两只眼睛不够用,又嫌马腿太多,干嘛不是两只而偏偏是四只?观察了好一会,还是没有看清,只好向教练求助。经过教练启发带诱导,才分清四只脚落地的先后顺序,但隔了一个五一来写回顾笔记,又记不清了,汗一个~~~,求助XX后,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右前脚、左后脚、左前脚、右后脚,节拍是1、2、3、4的四节拍,慢步比较悠闲,马儿也可以在慢步中休息调整。
快步:快步是斜对角的前后脚同时离地,步伐比较轻快,节拍是1、2的两节拍。
观察2:控制马。
前面说教练仿佛知晓马的语言似的,那么自在的控制着马。随后,教练开始传授其中秘密。
口令:需要马走时,要用“啧啧”的声音(这个声音我发现我总是做得比较累,没有教练那么轻松自如,也不响亮,可能技巧上有问题);需要马停下或慢下时,要用“喔”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大约就是马同人之间的交流语言吧。
位置:遛马时,牵着缰绳站在训练场的中心位置,左手牵绳右手拿鞭,站在马鞍平行的位置,和马呈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位置站立。
保持人与马的位置比较重要,在找这个位置的时候,我总是把握不住,握缰绳的姿势也不对,马儿忽快忽慢,完全不受我的控制,也根本感觉不到教练遛马时的那种轻快,整个人都是僵硬的。教练一遍遍纠正着种种错误,在理论上似乎明白,但在肢体上,还是一篇模糊,简直不知如何应对,怎么都进入不了状态。
经验丰富的教练要帮助我拜托这个困境,于是将马的缰绳解掉,让马在没有缰绳的情况下和没有任何辅助的工具,教练仅仅在前后位置的改变和肢体的指挥,照样使小红听从各种步伐的命令。教练一边做一边告诉我原因:如果站在马的前面,稍微挥动双手,就会给马以压力,马就会慢下来;而站在马的后方像挥动双手,马就会加速(我认为是不是马看不到后面,总觉得有危险,所以才快起来呢)。教练让我自己也试一试,虽然并没有像教练那么好的控制马儿,可是却借这个训练对马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在这里要对小红马儿道歉,当我在前面截她时,由于动作太生硬,结果就吓住了她,只见她抵着墙不肯动,躲避着我,拿一双大大的水汪汪的眼睛不时撇一下我,满是委屈又可怜兮兮的样子,真让我后悔死了)。

个人总结:
1、 套缰绳戴咬嘴时总是摸不清头绪,不知如何戴;
2、 肚带勒不紧,力气不够,教练教了一个方法,但还是做不到位;
3、 遛马时,握缰绳的左手手法总是不对,身体容易僵硬;
4、 口令不娴熟,还不习惯用口令和她沟通。 

第三课。
一个五一,让我空出两堂课。
半个月没有到马场,却发现杏树上的果实已经累累,每一个正少年的样子,虽然还未发育完全,个个也算饱满(呵呵,流口中~~~~~~
提前一个小时,我就开始备马。据说大家半小时就可以搞定,可是因为自己是笨鸟,还是提早先飞吧。这次还是小红。
课堂重点:复习打圈、骑马姿势、马上活动
复习打圈:又见小红。因为上次对她无心的惊吓,这次我就温柔多了,不料,因为这份温柔,却又纵容她了。打圈时,我需要转换方向去控制她,可是无论我怎么拉她,她却总是不肯配合我,我动她也动,好半天,我都无法换到她的另一边。教练说,这是因为我拉她时没有用力勒停她,动作不够,威严不够,她便可以淘气的不听话。原来真的要像对个小孩子一样对待马儿,该严厉时严厉,该温柔时温柔,并要树立起自己绝对的权威呵呵。
骑马姿势:前两堂课都是熟悉马的过程,从这堂课起,我才可以上马。
放下马镫,检查肚带够不够紧,最后才是上马。
上马后,教练先教授我的骑马基本姿势:先将脚蹬收起来,大腿打开,小腿贴紧马肚,脚尖翘起,以保证小腿肌肉的收紧;脊椎挺直,肩部平而放松,头抬起,直视前方。
刚上马,教练就收起了脚蹬,这让我感觉有些恐慌,心理上甚至开始感觉到身体在摇晃不定,好在马是停止的,如果走起来,我想我肯定会跌落。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心理作用,实际上,我的身体并没有摇晃(我想很多新人和我一样都有这种心理,总觉得脚蹬是一切安全的保证)。
受力点:按照教练教授的姿势要领骑好后,教练让我感受一下我乘坐时的受力点。当我告诉教练我所感觉到的受力点只有股部的两个点时,教练便知道了我姿势是不对的,需要调整。坐在马背上应该有三个用力点,除了股部还有耻骨的一个点。股部两点和耻骨一点形成一个三角形,要保证骑乘的稳定性,就必须保证这三个点的受力均等(符合力学的理论呵呵)。
大腿:向后打开。
小腿:马背上的稳定点找到后,就该找腿的稳定点了。教练反复强调小腿一定要贴紧马肚,以感受到马肚的体温为准,此外,脚尖一定要呈平行的翘起,这样小腿就会用力夹紧马肚,可以更好的保持稳定(刚刚学的,不知是否理解的对,如有错误,请前辈指正呵呵)。
上身:不能弯腰驼背,也不可偏移中心,一定要尽量的垂直坐下,像站着一样笔直,坐在马背上要给马一种不偏不倚的感觉,左右前后受力均匀,否则会改变马的重心,马在就会行进中很不舒适。但也不能过分的挺直,这样会造成不自然和僵硬,因为马是活动的,所以一定要保证人身体的柔软度。
检查坐姿:扭头从肩部看下去,肩和髋骨、脚后跟处于一条垂直线。
身体活动:一切都在保持坐姿的前提下进行。(整个活动中,不能用手借助马鞍来稳定身体)
双手触摸马的胸部,然后再利用小腿和腰部的力量,平直起身;
双手平直触摸马的耳朵,利用小腿和腰部的力量平直起身;
向后平直仰躺在马背上,再利用小腿和腰部的力量平直起身;
双手放在肩部,做前后环绕运动;
双臂向上直伸,双手交叉手心,有节奏的向后伸展;
双手臂一前一后侧转圈;
双腿上下抬腿;
双腿像走路一样前后摆;
抖腿
……
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让身体具有一定的柔韧度,以便更好的驾御马。
在禁止的马背上,这些活动做起来游刃有余,倒还轻松。然而“轻松”也只是一念的时间,很快,教练便开始让马慢步,并让我在马背上重复这些动作。
在慢步中作动作?心里不禁倒抽一口凉气,试想刚刚上马不过几分钟,就要在没有脚镫的情况下在马背上“乱动”?“不许乱动”是以前骑游马时马倌和我BF常常用来吓唬我的词语,因此给我留下一个印象:在马背上不可不登脚蹬,不可随意乱动。心里有动作,但在教练面前,我和那些马儿一样都是乖巧而听话的,所以纵然有一百个鼓在心里擂动,却还是不动声色的乖乖的照做。
触摸马耳、左右摆腿……还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随着教练不停的提醒小腿的姿势,我觉得越来越自如。只是后仰躺在马背上的动作却让我惊出一身的冷汗,因为我明明感觉我就要掉身下马,几欲使手扶马鞍,都被教练制止住,她只是一味的强调我的腿上姿势。慢慢的,我稳定下来,看着慢慢移动的天色,竟然也在这马背上看到了天空的美,说美,不如说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情绪更为准确吧。
这种情绪后来让我牵挂了很久:绝对是崭新的,但又肯定是熟悉的。终于发现,原来就是幼时躺在爸爸背上仰望天空的感觉,也可能是更幼时躺在外婆怀里悠悠假寐时的感觉,那时你也许没有磊落鲜明的记忆,但却是一生不可拭去的烙印,随着岁月的更替,它可能会暂时潜藏起来,但是不管这段记忆多么的荒芜,也不管过去多少年,一旦有某个契点出现,它就一定会从某个角落里跳出来……
这是我原本没有想到的。
原本只是模糊的爱上马背,但在相处过程中,马背却也给予我这样的惊喜,而且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我对于马背的爱,不再缄口难言,因为那些爱的理由,正如此鲜明的裸露出来,就像覆盖冰雪的春日田野,已经慢慢还以本色。

个人总结:
1、 小腿紧绷,保持脚尖翘起,这个动作保持下来会很累,不知道是我用力不对还是原本就如此呢?
2、 大腿要劈开5555,我总觉得这个难度比较大。以前也听爱马说要经常压腿对此可以有帮助,而且她还写有关于压腿的帖子,可惜那个论坛我打不开。
3、 教练说“记住这个骑马的姿势,时刻记住,下次来了还是这个姿势”,我又要哭了,我肯定记不住,因为我现在对大腿的姿势还不能确定呢。
4、 上马时,因为是从马的左边拉着马鞍上,马鞍势必会向左倾斜,因此上马之后要用右脚直直的踩一踩,将马鞍调正。下马时,要推马下跳,不可顺着马背滑下去,否则会滑到马肚下,容易被马踩伤。


 第四课。
这一堂课上来下,我开始产生怀疑,总觉得自己或许并没有骑马的天赋。心情因此而沮丧,郁闷到极点,笔记因此而搁浅,迟迟不肯动手。
那天的太阳非常好,朗朗的感觉非常干燥并且清爽,没有暑气,阳光夹杂着马粪的味道是那么的好闻,总觉得像回归到某个远离尘世的地方,单纯而自然的空气,让心变得那么的纯净愉悦,而这种愉悦总给人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就好象是海市蜃楼,一不小心就会化为乌有。
后来,果然。
这天是飞飞。
在给飞飞刷身体的时候,我终于体会到了刷马的含义。飞飞是个非常敏感的女孩子(其实所有的马我不并知道性别,所以一厢情愿的都将她们看成是女孩),给她刷肚子的时候,明显可以感觉到这点,稍微碰一下她,她的肌肉就会有轻微的抽搐。了解了这个,在打圈或上马练习时,就会根据此种反应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不要对她太生硬,轻轻点到就可以了。这次的打圈我自己非常满意,也得到了的肯定吼吼~~~~~ 飞飞基本上可以按照我的意思去变换步伐。我想这也是飞飞非常敏感胆小的原因,所以她非常听话的配合我的口令。
这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依然是脱蹬练习。重复马上体操活动之后,就是学习如何运用身体控制马儿的停止和前进。
感觉节拍。
在马背上,马慢步时的节拍是1、2、3、4,但我们在马背上感觉的是一左一右,所以身体要保持一定的柔韧度,随着马的行走的快慢而有节奏的一左一右的摇摆,但不可以过分哦。
停止。
节拍感觉对了之后,教练就教我如何使马停止。使马停止通常我们会用“喔”的声音,但是身体也有一个指令可以使马停下来。教练用双手给我做了一个实验:双手模拟走路的步伐,然后让我的双手覆盖在她的双手上,跟随她的双手一起前后运动。这时就好比她的手是马背,我的手是我自己,而如何让她的手停止运动,我的手只有在向下摁的情况下,她的手才会停止运动。
所以,当我们的身体完全合着马儿的运动而运动时,如果要想停止,就可以让自己的身体立刻向下停止,给马一个信号,马接到指令后就会停止行走的步伐。
一切都还好,我很愉快。然而,快乐的楼,在下面的训练中却轰然倒塌。
前进。
前进,是要用腿拍打马的肚子,给马前进的信号。
说起来再简单也不过了,就是将你的腿横抬起来拍打马肚,但是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整个练习我都没有进入状态,对自己绝望到极点。
总结抬腿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抬起腿,是用大腿带动小腿抬起,这么简单的动作,我却怎么也做不到,总是小腿主动。
2、 抬腿的姿势很放松柔和,像飞翔鸟儿的翅膀,但是我却僵硬的直来直去,无论怎么调整,我都不行;
3、 好不容易可以将抬腿姿势做对了,却无论如何跟不上马的节拍,而抬腿给马信号是要跟着马的节拍一左一右给予的,可是我做不到,不是节拍乱了就是抬腿不对。
总结我的失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骑马姿势体会不到位而造成的。因为到现在,我依然不能掌握我的大腿姿势,无法将大腿轻松的放下来,总是很紧张的收起状态。好不容易调整好的标准骑马姿势,我却无法记忆,再次来过,我一定会需要重新寻找。
一些DX给我建议:压腿。因为大腿的韧带很紧,所以不能轻松打开,所以就会很紧张,无法很好控制;多练习,慢慢熟悉了就会好。

 

第五课。
雨过天晴。
又一个星期五。起床后的第一件事照例是打开笔记本。
发呆。下午该上第五堂课了,而上节课的日记还没有写。充满抵触情绪,郁闷深深的窝在心里。发呆。还是写笔记吧,把憋着的郁闷都吐出来,也好轻松上课。
于是,上面的笔记实际上是在第五堂的前几个小时写的。
真是个好天气。炎炎夏日本来不适宜上课,可是这天却是个阴天,十分凉爽。刚走进马场的大门,雨便稀稀拉拉的下了起来,只一会儿时间,便开始密集了起来,幸好带了太阳伞,这会子正好可以用来遮雨。
走进屋子,XX刚好从更衣室里出来,她是准备上课的,可是看外面的雨那么的急,看样子是没法上了。还差十几分钟2点,我的课是3点,也开始担心起来,怕雨会没完没了。
外面下雨,屋子里可没有闲着,正播放一个赛事的碟,是障碍赛。边看边聊。是他们聊,我听。在马场,我向来不怎么说话,在教练和爱马他们的眼里,我想必是内向的人呵呵。其实不然,只是在马场,我觉得我稚嫩的可怜,无法说话,什么都不懂,因此,我干脆放弃,只要听就好。这时,听他们聊,我便被障碍彻底给迷住了。
刚开始我来报名时,教练就问过我,学马术是为了什么?我答:很简单,只是要能够驾御马儿飞奔起来。是的,那时,我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学会骑马,等到野骑的时候好控制自如。可是现在无缺问我“不是想成为高手吧”,高手?我没有想过,可是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经不再是起初的学会飞奔而已了,尽管在学习中我会遇到很多瓶颈很多障碍。
2点的时候,雨竟然停了。于是,我开始去备马。依然是飞飞。
走进训练场时,太阳竟出来了。
今天还是练习给马加速,另外要学习如何在轻快步时稳定自己。
课上到现在,难度越来越高,一节课的内容,可能需要用整节课时或很多天的揣摩,才能够真正明白,而自如掌握则需要更多时间的练习。就比如第3堂课教的骑马姿势,到了现在,也不能完全认为掌握到位,还是有诸多的怀疑。而姿势的不肯定,就会影响到以后所有课程的进行。
一、加速。
上节课对抬不起的大腿懊恼死了,回去后,听从大侠们的意见,一有时间,我就劈大腿、压腿,同时侧抬腿琢磨了整个礼拜,这会儿,再抬,居然就可以到位了,再和着马的节拍磕马肚,居然可以马马虎虎的跟上了。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得到了教练的肯定,心里的阴云也就消散了。
对于侧抬腿我有几点总结:
1、 坐姿一定要对。大腿尽量直下而不是缩在前面,尽量将自己V形的腿扩成U形,这样才能更好的贴合同样U形的马背;
2、 用胯去帮助抬大腿,大腿再控制小腿,而不是小腿用力带动大腿;
3、 平时在家时,要多练习压腿,只要是帮助大腿韧带松弛的动作都可以。
二、轻快步。
新问题又来了。
在马加速后,就是轻快步。
这个小节上,有两个问题需要掌握:1、慢步与轻快步转换时如何保持身体的稳定;2、使用双腿保持轻快步马背上的身体平稳。
当慢步转成轻快步时,由于惯性,人的身体总是会向后仰,而轻快步转成慢步时,身体又会前倾。所以,在给马加速的同时,也要将身体的速度跟上。在圆马场练习时,马是在跑圈,而当马轻快步跑圈时,马身是向内倾斜的,因此,马背上的人也要整体的向内侧倾斜一些,以便配合马的动作。
当马轻快步跑起来时,刚刚学习的我,在脱蹬空手的情况下,小腿乱晃,在马背上也坐不稳了。教练不停喊“脚尖翘起来翘起来!!”因为脚尖一翘起来,小腿就会抱紧马肚,就会稳一些。可是轻快步对于我,却是真快,我被颠的提着一口气不肯松下。教练分明看出来了,于是要我深呼吸,发现我没法深呼吸,就让我慢慢平稳的数数,从一数到十。果然,放松了很多。教练及时的鼓励我,可我自己心里明白,我还是恐慌,我时刻害怕掉下马背,我时刻想要用手去抓马鞍,我的屁屁被颠的好痛5555555……
教练给我总结:(因为我找不到方向,所以,总结要听教练的)
1、 马跑起来时,我的大腿就不由自主的夹紧了(我发现总是大腿在捣乱),而大腿一夹紧,就将身体给抬了起来,我的人便和马截断了,自然就不稳了;
2、 小腿脚尖要记得翘起,而我总是在慌乱中忘了;
3、 两个坐骨和一个耻骨成三角形坐在马背上,直着时会很平稳,但我这个三角形总是上下滑动,像跷跷板,不颠我颠谁呀。
4、 警告:不要动不动就用手去扶马鞍,这个习惯不要养成,一定要练习用双腿和姿势来稳定身体。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